9条地铁新线本月开工
打造大运量轨道交通干线网络 2020年运营里程力争达900公里
今年年底,北京地铁将迎来历史上第七轮建设高峰期。昨天,本市召开轨道交通新开工线动员大会,确定在本月开工建设9条地铁线路,明年将迎来全面建设期。9条地铁线中,既包括3号线一期、12号线、17号线、19号线一期、新机场线5条大线,也有7号线东延、机场线西延、房山线北延、8号线三期南延4条延伸线,总里程达到193.4公里。另外,本市还有100多公里的在建线路,预计2020年,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有望达到900公里,实现中心城区平均每700米到1000米就有一座地铁站。
大运量
打造地铁“8A”编组线网
打开9条地铁线规划图纸,3号线、12号线、17号线、19号线、新机场线都是新建的大线,几乎都穿越了中心城区的客流密集区。
“这5条新线与正在建设的16号线一起构成了北京地铁的‘8A’线网。”市重大办副主任戴孟东对记者说,这些大线都将采用“8A”编组列车,也就是列车由8节车厢组成,每节车厢都是A型车。
现在北京地铁中,包括1号线、5号线这些大客流线路都是“6B”编组,“8A”列车不仅车厢比“6B”多出两节,每节车厢也会更大。根据测算,8A型车比6B型车能多容纳1020人,每小时的最大运能也从4.38万人增加到7.44万人,提升70%。
运能提升了,车站也会更宽敞舒适。记者从多条新线的设计单位了解到,3号线、12号线、17号线等新线的站台层和站厅层之间的扶梯、楼梯数量更多。“在此之前,北京地铁站在站台与站厅之间的电梯基本只有两三组,一些老站甚至没有。”12号线总体设计负责人易建伟说,新线站台的长度比老线长了60多米,有更大的空间容纳客流,站台通往站厅的扶梯和楼梯数量也就增加至4组,客流更容易分散。如果按新线180米左右的站台长度计算,乘客每走40多米,就能坐上扶梯。
缓拥挤
5号线10号线添平行线
当前,北京地铁日均客流大约在1100万人次。数字背后,是早晚高峰拥挤的客流。而今年开工的9条线路中,大多都能加密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线路示意图显示,多条大线就规划在5号线、10号线等大客流线路旁,平行行驶,备受上班族困扰的早晚高峰地铁拥挤也能有所缓解。
记者梳理发现,在北三环的轨道交通空白区域,将新添地铁12号线。初步规划显示,12号线全长约29.6公里,将地下穿越海淀、西城、东城、朝阳四个城区。而在长春桥到三元桥这一段,12号线几乎保持了与10号线和2号线平行,距离基本都在1公里左右。像10号线的健德门站,从这站步行到12号线的马甸站需13分钟左右。
与10号线平行的另一条线路是17号线。17号线在太阳宫到广渠门外一段恰好与10号线东段平行,也在1到2公里的距离内;而17号线太阳宫以北,又与5号线平行,天通苑、北苑地区的居民南下进城也有了新途径。此外,同样是南北走向的19号线一期也与附近的2号线西段平行,东西走向的3号线一期在四环内也与附近的6号线平行,7号线东延则驶入通州内部缓堵。
西南方向,房山线虽然只北延了4站,但每站的战略位置都颇为重要。现在的房山线早晚高峰客流密集,却只能在郭公庄站换乘9号线进城。北延的四站中,在首经贸站将与10号线换乘,在丰益桥南站也将与正在建设的16号线换乘,房山线原本的一线换乘将提升为三线换乘。
由于新线集中在中心城区,几乎都与多条既有线实现换乘。像贯通东西的12号线,20座车站有大约三分之二的站点是换乘站;南北走向的17号线,20座车站有一半是换乘站;19号线开建的一期工程,10座车站中换乘站达到8座。
(责任编辑 :叶玮)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