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代,家政业呼唤“智慧阿姨”
“智能家居的普及,对家政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业者不仅需要掌握传统家政技能,还需具备操作智能设备、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近日,阿姨来了平台发布的《2024年阿姨年鉴》显示,2024年家政阿姨的就业状况与往年相比出现了诸多可喜变化。
阿姨工资稳步上扬 家政“老手”更吃香
年鉴显示,2024年,家政阿姨的月平均工资为7466元,相比2023年的7175元和2019年的6090元,均有一定程度的上涨。53%的阿姨两年上涨超过500元/月,40%的阿姨5年上涨超过1000元/月。62.5%的阿姨认为参加培训、提升技能是涨薪的主要原因。
分工种看,育儿嫂全国平均工资达8018元,家务员为6958元,均比往年有所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居家养老护理行业快速发展。年鉴显示,护理员月工资8000元以上的占比达2.6%,且高难度护理从医院向居家护理转移,“需求增长—待遇提升—人才流入—服务升级”的正向循环正在形成。未来,居家养老护理行业将继续释放巨大潜力,从业者可以通过提升专业技能、学习先进护理知识来适应这一趋势。
此外,家政行业高薪岗位不断涌现。平台资料显示,一名拥有博士学位、英语八级、19年英语教学经验的儿童陪伴师月薪高达45000元。
近几年,家政业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趋势日益明显。年鉴显示,2024年,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家政“老手”占比高达68%,成为在岗主力军;拥有2~5年从业经验的占22.2%,拥有2年以内从业经验的仅占9.8%。这不仅表明从业时间越长的阿姨对行业的黏性越强,而且市场对拥有更多经验的专业家政人员的需求更大。
高学历阿姨占比低 月嫂持证率最高
从年龄看,40后和50后仍是家政行业的主力军,30岁以下家政员的占比不足1%,中年阿姨的经验和稳定性仍是行业的重要支撑。
尽管国家鼓励大学生进入家政行业,且多所高校开设了家政专业,但实际进入该行业的大学生数据并不可观。年鉴显示,2024年,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阿姨仅占4.9%,本科以上学历的阿姨仅有303人,与往年变化不大。
年鉴认为,大学生进入家政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社会偏见,其次是自身技能与行业需求不匹配、职业认同感低和家人反对。可喜的是,73.9%的在岗高学历阿姨愿意长期从事家政业,认可家政行业的职业特性。
尽管存在学历短板,但是家政阿姨积极考取职业相关证书,以实现收入增长和职业价值的双重提升。年鉴显示,2024年,家政阿姨的持证比例差异显著:月嫂持证比例为62.7%,育儿嫂为41%,而养老护理员持证比例不乐观,仅为12.7%。这种差异反映了市场对于月嫂和育儿嫂的专业要求较高,工资也较高,持证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薪资水平的重要途径。
虽然低生育率成为社会趋势,育儿嫂需求仍居首位,占比为36.5%。2024年“龙宝宝”的出生潮进一步推动了月嫂需求的增长。
此外,在专业技能方面,年鉴显示,35%的家庭已使用智能家居设备,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比例将持续上升。这种趋势将推动阿姨向“智慧家政”转型。(曲晓丽)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