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九成家长选择电话家访或来校面谈 “入户家访” 过时了?
上海部分中小学教师上门家访遭家长拒绝,近日这则新闻成为热点。家访,曾是教师与学生家庭沟通的重要桥梁。在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入户家访是不是已经过时?记者获悉,在学校向家长发放的家访问卷中,面对入户家访、电话家访、来校面谈等选项,90%以上的家长会选择电话家访或者来校面谈。
家访是常态化工作
南京要求“每学年覆盖每位学生”
记者了解到,在南京中小学,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家访是常态化工作。2021年,南京曾下发通知,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教师全员家访”活动,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状况,了解家长实施教育的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指导,此后南京中小学每学年都会开展家访活动。
今年寒假之前,南京不少中小学就组织了家访活动。“家访前,学校召开了全体教师会,布置家访工作安排。班主任与学科老师充分沟通,提前了解学生状态和家庭情况,整理家访名单,与家长沟通确认家访时间。”一位小学班主任说,“在家访中,我们不仅会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习惯,更是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呈现给家长,让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老师也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育人方法,做好心理健康温馨提醒和假期孩子学习生活指导。”
一位初中老师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全员导师制”背景下,学校特别关注家校沟通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各学科老师都会带着责任,走“进”家门,与家长面对面沟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了解家长的期许,倾听家长的困惑,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帮扶。“要求是一学年之内家访应覆盖每一名学生。”
“入户家访”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老师尊重家长意见
对于学校实施的家访活动,家长们有各自的看法。
“家访挺重要的。我上小学时班主任对我们特别用心,经常家访,给我免费补课,不但管学习,还管生活,我之所以后来能考上大学,跟小学老师的鼓励引导分不开。如今我孩子也已经上小学了,我支持老师入户家访,这是老师对学生负责任的表现。”一位三年级学生家长说。
“平时工作太忙了,很少有机会能和老师坐下来聊聊孩子的学习生活,老师入户家访,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跟老师了解一下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请教一下教育上遇到的问题。”五年级学生家长崔女士说。
也有部分家长坦言,老师入户家访压力挺大。“老师要上门,总得提前打扫一下卫生,准备点水果茶水,家里地方不大,一家四口人住着挤挤挨挨,很怕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还有家长说:“此前有老师入户家访过,前后不到1小时,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拍照、签字、填表,其他时间就是介绍一下孩子在校情况,问问家长有没有什么困惑的地方,我觉得效率不高,不如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打个电话或者微信沟通,更加直接有效。”
一位班主任坦言,在和家长约家访时间时,确实有家长表示为难,甚至拒绝的情况。“有的家长比较有边界感,认为入户家访涉及隐私,会跟我们约着在外面找个地方见面,有的就直接拒绝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也会尊重家长的选择。”
记者了解到,考虑到入户家访不一定每个家长都接受,目前不少学校家访前会下发调查表,除了入户家访,还有电话家访、来校面谈等方式供选择。而从调查表看,只有不到10%的家长会选择“入户家访”。
家访形式可灵活多样
“入户家访”应针对特定学生
在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江浦实验小学教师夏光清看来,通信技术发达的今天,入户家访依然是家校沟通的重要手段。
“能让家长感受到微信、电话等沟通方式无法传达的诚恳,体现老师对家长的尊重。老师只有亲自接触家长,看到孩子生活的家庭环境,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情况,如孩子房间里的摆设、房间是否整洁有序等,通过家访,孩子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特殊情况等都一目了然。此外,老师可以在家访中见到更多家庭成员,了解家庭是否和谐,在指导家庭教育时更具针对性。”
夏光清也坦言,家访很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需要入户家访。“入户家访应该是针对特定学生的走访,比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有严重问题的孩子或者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则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把三四户家庭召集起来,开一个小型的家长会,围绕同一个专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不仅可以提高效率,家长也不会有太大压力。”
南京市德育工作带头人、南师附中树人学校贺华义老师说,家访是班主任老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家访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要。
“既然家访的目的是促进家校共育,那么实现途径也有很多,线下可以约几个家长到学校进行小范围的约谈,线上电话、微信、QQ这些方式都可以用起来,我平时也会在家长群里分享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潜移默化引导家长学习一些家庭教育的技巧。”
也有专家认为,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一次完整的家访应该抓住4个关键点,包括了解学生情况、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意见、诊断家长在育儿过程中的问题以及给出合理的建议。“在此过程中,老师的任务就是找到问题,解决问题。要防止家访只是填个表、打个卡,流于形式,走过场。”
(钱红艳)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