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口袋公园,彰显文明之美
■张宜友
走在上海的街头,你会发现一种特别亮眼的存在——口袋公园。它们就像散布在城市各处的精致小宝藏,正悄悄地改变着城市的模样,把城市的文化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些口袋公园,规模比不上那些大型公园,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还别有一番风味。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一转弯,说不定就进了个口袋公园。有些是利用老城区改造、拆掉违章建筑后腾出来的空地建的,恰到好处地填补了一些老旧小区的边边角角。有些依偎在高楼大厦旁,给忙碌奔波的城市人打造出一小片可以把步子慢下来、喘口气的绿洲。
别看这些口袋公园的空间不大,却凝结了设计师们的巧思。有的承载着历史记忆,就像一本本等着路人去打开的书。有的不光传承历史,还是汇聚当下多元文化交流的热闹场地,引无数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静安寺附近的一个口袋公园,把石库门元素融入得恰到好处。一踏入空间,灰色的砖石墙、看似修旧如初的弄堂门头、老式的信箱,一下子就能把你拽回到往日的时光,耳边仿佛响起了上海人软糯的方言和街头巷尾的嘈杂声。它把城市的历史片段稳稳地保留了下来,让人在生动地感受上海独特的海派风情之余,不禁浮想联翩:眼前这座城市是如何一步步地从烟火气十足的小巷子,走向如今的国际化大都市?
黄浦江边的某个口袋公园,融入了码头文化的老物件,生锈的铁锚、掉了漆的缆绳桩,跟对岸陆家嘴崭新的摩天大楼相互映衬,过去上海滨江沿岸作为工业空间的影子和现在金融中心的繁华交相辉映。城市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时空在这儿交汇,不失为其他城市挖掘自身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伴随着这些空间的落成,每到季节更替,园林工人便忙碌了起来,根据季节特点调整花草布局与陈设,为口袋公园换上“新装”。花匠们用精雕细琢的功夫,把口袋公园里的雕塑景观打扮得五彩斑斓。从一小片绿意葱茏的绿植区,到曲曲折折的步行小道,每一处都能看出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贴心考量。
清晨,当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公园里穿着传统练功服、一招一式慢悠悠打太极的老人,透着中华传统武术的精气神。戴着耳机的年轻白领在配有智能设施的健身区尽情挥洒汗水。
午间,外国朋友坐在欧式风格的长椅上安静地读书。不远处的草坪上,一场小型民乐演奏正热闹开场。二胡、古筝的乐音与周围的各式建筑一点也不冲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和谐共处。
随着夜幕降临,在灯光的映照下,玩滑板的少年们在特制的专业场地上大显身手、活力满满。旁边绘画角的孩子们拿着彩笔涂涂画画,编织着自己的梦想,艺术活力与青春朝气交织一片。
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喜好的人都能在这儿找到自己的小天地,共同勾勒出上海包容、开放、活力四射的文化场景,也给城市文化的多元、融合发展提供了样本。
这让笔者不禁感慨:在上海这样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把那些七零八碎的小地块利用起来,变成大家休闲、唠嗑、漫步的好去处,不仅实实在在地体现出城市管理的精细劲儿,又何尝不是上海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的体现?
口袋公园的成长,还离不开市民的参与和支持。周边市民自发地凑在一起,组成志愿者队伍照顾公园里的花草,还不时地组织些文化活动。从搜罗有年头的老物件装点公园角落,到提议给特殊人群修个无障碍通道,市民从使用者变成了守护者、创造者,大家对家门口这片小天地的热爱都被激发了出来。
这种市民积极参与其中的劲头,让口袋公园深深扎根在社区,融入城市的文化脉络,成了凝聚人心、传承文明的纽带。这对各地推进类似的社区营造项目,想必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上海的口袋公园用小小的“身躯”,扛起了历史、承载着现在、孕育着未来。它们与城市一起一点点地变样,滋润着市民的心田,传播着城市文化。愿不远的未来,口袋公园像花儿一样开遍上海的各个角落,以更独特、更有智慧的方式给城市文化添彩,让越来越多的市民都能透过这方空间,感受上海的日新月异,共绘更美好的未来城市图景。
(审核: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