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江东桥:匠心建造,独特存在

福建漳州的“江东桥”只此一座,独一无二。2001年5月,此桥被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两岸峻山夹峙,江宽流急,地势险要,古称“三省通衢”。石桥建于宋代,历朝历代,这里发生了精彩纷呈的故事。   详细>>

宁德鲤鱼溪:赓续800年的护鱼传奇

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城驱车5公里,就来到了浦源村鲤鱼溪。这段全长600多米的鲤鱼溪,生活着上万尾五颜六色的鲤鱼,像一朵朵流动的花,在波浪里自由地追逐、嬉戏、遨游。溪里的鲤鱼和人很亲近,听到人声、见到人影,会靠拢来摇头摆尾,以示亲热。   详细>>

泉州梅岭窑水碓遗址:水碓声声越千年

一条上寮溪,淌过了德化三班的制瓷人和制瓷技艺的漫长历史,其各种制作工艺遗迹在窑址中不乏显现,而众多的水碓遗存既说明了德化瓷制作工艺的发达,也说明水碓这种生产方式与制瓷工艺的相伴相生。这种环保而持续的生产方式,必将在新的工艺时代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详细>>

泉州八卦沟:千年排水系统 滋养古城人间

八卦沟,始于福建省泉州市区的临漳门,沿新门街、涂门街北侧平行流至涂门水闸,接入南环城河,全长2930米;另外还有681米长的小八卦沟。一条千年沟渠绕遍半座古城。   详细>>

龙江颂:传承“舍小利、顾大局”的龙江精神

古朴大方的龙江精神展示馆坐落在福建漳州的龙江文化生态园内,这里依山傍水,绿树葱茏,分为东西两个区。东区以“宝珠岛”花田、花海生态景观和九龙江自然风光、九龙江文化景观为主;西区突出“龙江精神”和“陶艺文化”展示。  详细>>

郑家坪渠:千年古城砖的现代奇迹

郑家坪渠,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中山镇老城村郑家坪自然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20世纪50年代,东西走向,依靠人力并利用古城墙砖建造而成,因有十八个拱形的水渠,故民间称之为“十八拱渠”。   详细>>

泉州扒龙船:百舸争流笋江渡

在历史文化名城泉州龟山上,有个特别的古迹龟山石笋。石笋用五段圆柱体花岗岩雕琢垒叠而成,保留了原始状态,下粗上细,末端略作尖锥状,如巨笋耸立。浩浩荡荡的晋江流经此处,便被命名为笋江。笋江是晋江下游,从泉州浮桥街道到新桥街道这一段,江面开阔,波澜起伏。  详细>>

龟湖塘规:重启芬芳

炎炎夏日,入夜后暑气稍退,人们来到福建省的石狮龟湖公园休闲漫步,便能感受到从湖面而来的阵阵凉风。现在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大多已不知道龟湖塘的前尘往事,眼下,借着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的契机,《龟湖塘规》再次引发关注,重启芬芳。  详细>>

宁海桥:民生古桥

夕阳下,晚风里,宁海桥静静地横卧在“母亲河”木兰溪上。这座古桥历经风雨,几经修缮,见证了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如今依然伫立在那里,成为历史的见证。现有的宁海桥,为石构梁平桥,无论是选址、立墩、架桥,无不凝集着古代建桥者的智慧。  详细>>

惠女水库:惠女精神大放光彩

“惠女水库”给惠安人民生产、生活带来永久的保障,也让地瓜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惠女服饰,体现了吃苦耐劳、俭朴持家的惠女,为了方便劳动、防晒防沙防雨而形成“花头巾、金斗笠,上穿斜襟短衫、下着宽大黑裤”的独特妆扮,其实是典型的“劳动装”。   详细>>

白塘湖:“白塘秋月”今更美

白塘湖,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南郊约2公里处,水域面积36.85公顷,水面宽阔,河渠纵横。白塘自古就是中秋赏月的好去处,“白塘秋月”被列为“莆田旧二十四景”之一。  详细>>

充满奇幻色彩的梅洲“仙陂”

车子从水泥路一拐,变得颠簸起来。在这样的乡间泥土路开了一段后,两侧豁然开朗,稻田纵横,大棚井然,菜地果林连绵,随处流水花开,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感触。   详细>>

曲江渡槽:惠安人民开山劈岭凿石崖

驱车从惠东工业区岩峰路段进入,前行1公里左右,再从通港公路桥下的乡间小路驶入,继续前行约1公里,远远地,就可以看到高耸的水渠如长虹拱起,这便是横跨在蔗潭溪上的曲江渡槽。   详细>>

泉州美湖小尤溪:溪树相生共绘生态家园

小尤溪,发源于泉州市德化县的九仙山,在德化境内河流长19公里,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流经赤水、美湖镇,并在美湖镇小湖村孕育出“千年樟树王”。樟树王历经1300多年风雨,至今仍茁壮挺拔,枝繁叶茂,犹如擎天大伞。  详细>>

福州安泰河:风情十足

 一提起福州的繁华,当地人脱口而出便是东街口带,这里除了三坊七巷,还有与之相得益彰、风情万种的安泰河。一湾水巷,三座小桥,粉墙黛瓦,花窗鞍墙。安泰河沿朱紫坊穿扬而过,古韵悠长的园林宅邸,留下了众多名人轶事、文化经典。游人睃巡,夜幕下的安泰河,榕阴处处,灯火阑珊,画舫摇曳。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