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城驱车5公里,就来到了浦源村鲤鱼溪。
这段全长600多米的鲤鱼溪,生活着上万尾五颜六色的鲤鱼,像一朵朵流动的花,在波浪里自由地追逐、嬉戏、遨游。溪里的鲤鱼和人很亲近,听到人声、见到人影,会靠拢来摇头摆尾,以示亲热。
眼下的村落保持天然、古朴、宁静的风貌,绿树如盖,农舍错落有致。古为今用,恢弘的郑氏宗祠在时代更迭中,依然执着地传颂着先辈治水、护鱼之道。
鲤鱼溪并非只是依靠山水景点吸引游客,而是以人鱼之间和谐共处、相互尊重、相互爱戴的美好,展示出“人鱼”文化的神奇魅力,一种净化心灵的美。
鲤鱼溪文化自南宋传承至今。受先人爱鱼的习俗影响,鲤鱼已成为浦源村民众的精神图腾,形成了以鲤鱼为主体的文化传统。2005年,以“鱼冢、鱼葬、鱼祭文”为核心的“周宁鲤鱼溪护鱼习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鲤鱼溪流经浦源村
鲤鱼溪
再续“人鱼同乐”之情怀
到了鲤鱼溪,不能不去看看鲤鱼溪的“开山鼻祖”、位于溪畔的——郑氏宗祠。始建于宋代,清道光二十年(1814年)重修,1996年又大规模整修,是目前华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宗祠建筑之一。宗祠造型独特,前窄后宽,形同古船。祠堂呈长方形,梁木石瓦古朴大气,房屋结构巧妙,堂内由两处天井调节光线,明暗过渡自然。祠堂四壁供着众多郑氏祖先的牌位,新旧不一,有些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祖牌均为手工雕刻,顶部为镂空龙头木刻,底座图案为龙凤花叶,堪称民间艺术的精品。
郑氏宗祠
还有,鲤鱼溪右侧的林公宫古庙雕梁画栋,庙内有九幅清代壁画保存完好,颇具观赏性。此外,鲤鱼溪边还有孔庙旧址,在郑氏宗祠与林公宫之间的观音桥等古迹,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成功的浦源人致富不忘本,在政府的支持下,出资新建了“鲤鱼溪公园”,新村新风尚。这里是年代久远的鲤鱼溪,潺潺流水,赓续了800多年历史,书写了天人合一、人鱼同乐的传奇!(阿里)
(责任编辑 :王璐瑶)
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