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目的地文化特色 手作体验让旅游更“好玩”
数据显示,近九成受访者为体验各地文化艺术特色而旅游,约八成受访者乐于尝试艺术品手作活动——
手作体验 让旅游更“好玩”
手作,即手工劳作。旅游手作,是指人们在旅途中参与沉浸式的手工体验活动,在特定的场景空间下,深度感受当地独有的文化特色、艺术氛围。在当下流行的沉浸式旅游项目中,旅游手作凭借其文艺性和趣味性,不仅成为很多旅行社“本地游”的主打项目,也吸引大量“文艺向”都市游客参与体验、积极分享,形成新的网络热点。
本期“今晚调查”围绕旅游手作话题展开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81份。在全部受访者中,19岁至40岁的占46.26%,41岁至59岁的占34.52%,其他年龄段的占比较低;在学历方面,大专及本科的占62.63%,硕士及博士的占25.97%,其他学历程度占比较低。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受访者青睐休闲度假式的旅游,希望了解目的地的文化艺术特色,在旅游过程中会尝试体验感兴趣的手作项目。
休闲体验游受青睐
在旅行频率方面,35.94%的受访者今年有过3次以内的旅行,23.13%的受访者今年旅行了4次至6次,33.81%的受访者有7次至12次的旅游经历,极少数受访者年内有更频繁的出游经历。
随着出游频率的提升,人们对旅游也有了超越“上车睡觉,下车拍照”之类传统旅游方式的新需求。七成以上受访者喜欢休闲度假旅程,无论是漫无目的、随心所欲地走走看看,还是深入体验各地文化、参与手作活动等旅游方式都大受欢迎;也有近七成受访者喜欢提前做好周全计划,按计划出游;喜欢快节奏旅游和喜欢慢节奏度假的受访者占比相近,均为四成多;喜欢探险、去无人“野景区”的受访者占比较低。
购买纪念品成习惯
80.43%的受访者外出旅游时会购买当地特产、纪念品,19.57%的受访者不常购买旅游纪念品。在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受访者中,包括茶壶、水杯、钥匙扣、冰箱贴等在内的日用品占比最高,均超七成;包括吉祥物、网红产品在内的文创特色产品和食品占比均为六成左右;包括绣品、字画、雕塑摆件等在内的摆件也有近四成受访者热衷购买。
在单次旅游过程中,近半数(48.23%)受访者为旅游纪念品花费在200元以内,22.57%的受访者花费一般在201元至500元之间,19.47%的受访者花费在501元至1000元之间,花费更高的受访者占比不足一成(9.73%)。近三成(29.65%)受访者表示,近年来用于购买旅游纪念品的开支基本维持不变;旅游纪念品开支缓慢下降(29.20%)的占比略高于缓慢增长(22.57%)的;整体而言,快速增长和快速下降的趋势都比较少见。
为文艺特色去旅游
在本次调查中,88.61%的受访者会因为某地的文化艺术特色而前往观光游览,80.78%的受访者乐于接触和尝试手工艺术品制作,也有56.58%的受访者会由于对某地独特的手工艺术感兴趣而踏上旅程。人们倾向于通过旅游探访各地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而手作艺术体验则是旅程中的“副产品”和“加分项”,因此成为部分游客规划旅行时的参考要素。
在旅途中,如果有参与当地特色手作的机会,32.03%的受访者会立刻报名参加,27.05%的受访者需要考虑价格、难度、创意和个性等因素后决定是否参加,19.57%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缺少动手制作的热情,其他选项占比均偏低。
个案采访——
放慢脚步 发现自我
晓希辞职后比较自由,她原本计划进行环球旅行,但因健康问题而不得不放弃。不过,她还是多次出国旅游,想要多看看世界。“以前旅游都是急匆匆的,几天几个景点,无论跟着导游走,还是跟着爸妈走,总会累得一点力气都没有。现在旅游的心态平和了好多,找个民宿或者小旅馆安安稳稳住一星期,闲下来就出门散散步,不考虑蚊虫滋扰的话,我还挺喜欢那些水田风光的。”正是因为放慢了脚步,晓希发现很多民宿提供有当地特色或者是主人出于兴趣组织的手作项目。在学习制作的过程中,晓希发现自己在创意和美术基础方面有所欠缺。今年,她在网上报名了一项美术课程,未来还打算学习自媒体运营方面知识,甚至产生了想开设自己的手作工坊的念头。
坚持热爱 享受美好
金女士负责企业培训工作,常常需要出差去外地。她上学时热爱旅游,也擅长做手账,把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获都记录下来,厚厚的手账册塞满了一整个抽屉。如今,她公务出差繁忙,人也容易疲惫,没有闲暇时间再像过去那样好好规划行程。有一次,当地同事告诉她有家玻璃彩绘店很受欢迎,问她下班后要不要一起去玩。她的体验是,手作让人安宁、平静、放松身心。从此,每到一地,她都提前通过网络搜索酒店附近的手作工坊,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参加。今年,她多次参加手作活动,还曾因此手指受伤。意外受伤没有影响她对手作活动的热情,她还利用休息时间整理了过去的手作作品,摆放在家中不同位置,增加美的体验,重温美的记忆。
哪些项目有吸引力
在众多旅游手作项目中,纸艺、剪纸、风筝、灯彩、扇子、伞等成品较为轻便的类型最受欢迎,占比超八成;泥塑、面塑、糖塑、蜡塑类项目和琉璃、画像石、画像砖类项目占比均超七成;刺绣、织锦、编织、布艺等项目也得到了五成以上受访者的青睐;对陶器、瓷器、漆器、料器、玉器、景泰蓝等手作项目感兴趣的受访者,占比近半数;相对而言,对蜡染、扎染、蓝印花布等手作项目感兴趣的受访者占比较低,仅有两成。
如果在旅游中安排手作体验活动,最吸引受访者的特色包括自主创意设计、时间安排宽松、体验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独特文化氛围等,占比均超过六成;近六成受访者对感受以非遗项目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之美有浓厚兴趣;专业老师指导、打包价格优惠、后续加工完美、学习工艺流程等方面也引起部分受访者关注;只有三成受访者被拍照打卡、上传网络的动力驱使而参加手作体验活动。
如何参与 各有喜好
在费用方面,33.81%的受访者认为旅游手作的消费应该打包在整个行程费用中,27.76%的受访者希望旅游手作能作为免费项目提供给游客,24.20%的受访者表示项目可选、独立收费是较为理想的方案,一成多受访者认可为有趣的项目付出较高的费用。数据显示,74.02%的受访者希望在旅途中随时发现、随时参与手作活动,52.31%的受访者倾向于自己提前选购或朋友推荐尝试,49.82%的受访者觉得旅游手作活动由酒店推荐和安排比较便利,三成多受访者愿意尝试网红视频推荐的项目和旅游机构提供的项目。
对于一起参加旅游手作体验活动的人选,少数密友(59.79%)、同学同事(53.38%)、家人亲属(51.60%)是半数以上受访者的首选;爱人伴侣、儿女孙辈、网络兴趣小组的网友是次选项,占比均超过四成;少数受访者宁愿和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或旅游团团友一起参与手作,也不愿意把手作和商务活动结合起来。此外,超两成受访者希望独自参与旅游手作体验活动,无需呼朋引伴、成群结队。
游客好感有待提升
有些旅游手作作品在制作后还需要一定的工艺流程才能完成,对于此类需要邮寄的手作作品,受访者担心比较多的是邮寄过程中磕碰损坏(53.38%)、后期经他人再加工(44.84%)、丢漏件或者错寄(40.57%)以及自身在等待过程中失去好奇心(40.21%)等问题。
三成左右受访者对绝大多数旅游手作活动充满期待和信心,其余受访者则对旅游手作活动的质量与成效尚存疑虑。约半数受访者指出,一些旅游手作制品说是“自制”,其实绝大部分工作都是由现场指导人员代劳的,名不副实;近四成受访者认为有些手作活动得不到专业的工艺技术指导,普遍存在材料相对廉价、工坊无法充分保障参与者的健康安全等问题;约三成受访者指出,很多手作活动只是在兴起之初让参与者感觉特色鲜明,但短时间内就会引起各地争相效仿,彻底丧失其独特性。由此可见,旅游手作还需要进一步凸显个性和创意,充分结合地域文化艺术特色,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策划、组织、服务水平,才能为游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感、沉浸感与获得感。
向外地朋友推荐哪些手作
如果外地的朋友来天津游玩,天津人会推荐哪些手作活动?在本次调查中,我们收集了受访者的建议。部分答案汇总如下——
“制香、制茶,都有意思!”
“掐丝珐琅,零基础也能做!”
“漆扇的短视频很多,想在天津找一家去玩。”
“煎饼果子!看着简单,上手得适应一会儿。”
“我想和朋友一起做风筝。学着做,不会也没关系。”
“要是能体验杨柳青年画就好了!我是天津人,我都很感兴趣。”
“剪纸吧!很有名,不太难,不耽误时间,带回去还轻巧便捷。”
“网上有做皮影的教程,挺有意思。要是本地有工坊,我就带朋友去试试。”
“陶艺台灯、烛台什么的,我做过,在朋友圈发了成品,后续还介绍给朋友和同事了。只是一两次做不完,不知道适不适合游客体验。”
(张译丹)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