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使用 “扫一扫” 即可将网页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四家子镇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组织引领链、党员带头链、党校培育链、产业集群链、调解纠纷链“五链”建设,推动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矛盾化解在产业链上,以党建链领跑产业链,有力促进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建好组织引领链,把组织建在产业链上。按照产业发展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建设就推进到哪里的思路,采取党组织带头领办、乡贤能手协办、党员群众共建的方式成立村级组织合作社17个。镇党委组织协调10个党组织组建“康养+”产业发展联合党组织,带动农家乐等“周边行业”增收近300万元,带动热水汤村、林家地村集体经济增长10万余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加收入3000余元。组织协调12个党组织成立林果产业发展联合党组织,创新“产、学、研、游”于一体发展模式,带领周边农户户均增收2200余元。组织协调6个党组织成立小米产业发展联合党组织,全力打造南大城敖汉小米核心产区,构建“2家龙头企业+25家小米加工厂+600户”利益链接模式,带动户均增收5000余元。
建好党员带头链,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注重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将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全镇35名党员成为合作社骨干,5名党员致富带头人成为村党组织书记,170余户党员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示范作用明显,被镇党委评为“党员先锋户”。建立党员帮扶机制,让党员与困难户、技术薄弱户结成帮扶对子,全镇 1115名党员链接帮扶754名农户,党员定期走访帮扶对象,由村党支部统一安排在技术指导、信息共享、资金援助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帮助。五马沟村党支部书记宋德发,带头成立肉牛产业合作组,采取“村集体+合作组+群众”模式发展养殖,培育本地技能人才20名、致富能手25人、肉牛养殖户增加100余户,集体经济突破100万元。四家子村党员陈建强,带头创立投资600余万元内蒙古坡地小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打造“农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平台”项目,带动50余户、户均增收15000元。
建好党校培育链,把人才育在产业链上。联合旗委党校成立四家子镇党校,围绕四家子村革命烈士陵园红色资源、五马沟村肉牛养殖小区养殖产业、长力哈达村青泉谷农家乐文旅产业、刘僧米业电子商务“四种资源”,打造“六处”教学实训基地,组建师资库44人,累计举办农林牧各类培训班40余次,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18次,基层党建业务培训班2期,农机人才培训班2期。坚持党管人才为原则,设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中心党支部,投入30余万元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中心,全链条做好人才“管引育留用”“五项”工作,培养小米产业人才26人、大学生返乡创业人员11人、电商能人13人、农技人才23人、水暖电气技术人才14人、维修专业技术人才8人,蓄足人才工作源头活水,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建好调解纠纷链,把矛盾化解在产业链上。坚持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制定《党建引领农耕特色法庭工作方案》,统筹协调法庭、基层党支部、镇司法所、农经等多部门合作,采取“镇党委+法官+镇干部+村干部+人民调解员”的诉前调解模式,建立联防、联排、联调、联控“四联”机制,培养“法律明白人”120余人,发挥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力量,通过定期深入“地头”“炕头”,排查土地流转、安全生产、惠民政策理解不深等矛盾隐患,宣讲队入户宣讲30余次,采取就地调处、说明、审理等方式,解决群众的“心头”急难事。截至目前,联合全镇22家成员单位共参与处理涉农纠纷130起,涉及金额30.2万元,调解成功114件,矛盾诉前化解率高达88%,农耕特色法庭也因此被自治区法学会诉源治理研究会、市中院命名为首批“诉源治理实践基地”,被市中院授予“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示范单位”。
(贾祥祯)
(责任编辑 :傅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