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智能化治水,守护碧水青山

2024-08-12 15: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叶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武夷山:智能化治水,守护碧水青山

2024年08月12日 15: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在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市,山水相依,河湖交织,宛若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这里不仅拥有建溪、崇阳溪等多条河流的奔腾之势,更有东溪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守护,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武夷山市政府不仅常态化贯彻“巡河交水”制度,更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积极引入智能化技术,精心打造了武夷山市河长制智能化生态巡查项目,为河湖治理赋予了新的智慧与力量。 

  科技织密水环境“安全网” 

  在时代的前行中,水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武夷山这片多山多水的土地上。其独特的山地河流、湍急的水流、狭窄的河床以及多变的气候,为水环境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这些难题,传统的巡查和监测方式显得力有不逮,武夷山市政府因此踏上了智慧治水的新征程。 

  依托现代科技手段,武夷山市成功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河长制智能化生态巡查项目”,将大数据、“互联网+”等智能技术引入水环境管理中,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安全网”。 

  这一项目集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慧监管于一体,能够实时收集、分析河湖管理水资源、水质量、雨水情等基础数据、监测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通过智能感知设备,武夷山市实现了对河湖环境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同时,智能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发出即时预警,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精准的决策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武夷山市政府还整合了水利、生态环境、公安综治等相关部门的数据资源,构建了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管理平台。这不仅提高了数据的使用效率,还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形成了合力治水的新局面。 

  智能筑牢水保护“防火墙” 

  在智能化技术的支持下,武夷山市的河长制工作实现了“三化落地”,即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通过建设生态巡查中心、市、乡、村三级管理平台,以及河道专管员手机APP等信息化管理系统,武夷山市实现了对河湖基础数据信息、断面水质、河湖监测、保护管理、巡查保洁等信息的全面展现和高效管理。 

  同时,运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红外相机、巡查记录仪等设备,实现了对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控监测,确保了对水环境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管理。自2022年12月始,武夷山市河长办首次委托第三方提供无人机生态巡查监测服务,截止今年5月,无人机已累积开展河道飞行巡查里程330公里,发现疑似问题248个,下发乡镇整改问题约100个。在各项技术的支持下,该市的河湖治理工作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巡查”到“智能化巡查”的转变,确保了水环境的持续改善和健康发展。 

  武夷山河长办工作人员表示,“市河长办工作人员不定时通过监控设备巡视河道现场情况,能够及时发现河湖问题,第一时间组织属地河办、河道专管员开展整治,杜绝问题扩大蔓延。 ” 

  绿色绘就水生态“新画卷” 

  目前,武夷山市已率先完成了全流域水环境智慧化监测监管体系的首期构建。得益于上级补助项目资金的支持,该市不仅成功打造了市级河长制智能化生态巡查平台中心,更在星村镇九曲溪的上游精心布局了13个高清视频监控体系。同时,武夷山市还积极整合公安、环保、防汛、水电总公司等多个部门的资源,接入总计50多个涉河涉湖的视频监控体系,编织成一个全面覆盖、无缝衔接的网格化视频监管网络。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个乡镇的监控布设,但我们的步伐不会就此停歇。”武夷山市河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监控范围,计划在全市各乡镇的重点河道增设监控点位,确保每一片水域都在我们的视线之内。” 

  下阶段,武夷山市还将根据省智慧水利的建设要求,组织专业人员实地考察、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针对性采取“三员合一”创新模式,将护林员、河道专管员、土地协管员的职责统一交由第三方公司承担,通过强化专业素质,结合“人工+智能化”手段,为武夷山市长达816.35公里的河流、覆盖2861.4平方公里的广袤流域,以及区域内18座水库提供全方位、全区域、全天候的保姆式管护。(张建忠 林璇 肖婧)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