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邮储银行:扶贫工作不断档 防疫扶贫“两手抓”

2020年03月05日 13: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3月4日电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部分贫困群众春耕受影响、外出务工时间推迟、农产品销售受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金融扶贫工作,坚持扶贫工作不断档,防疫扶贫“两手抓”“两不误”,全力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坚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持扶贫工作不断档

  为了防止贫困户因疫情致贫返贫,邮储银行主动对接、快速行动,建立贷款绿色通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优先办理、即来即审,多措并举支持贫困户按时生产、不误农时,做好金融扶贫工作。

  老冯是广西靖西市新甲乡种植户,2019年12月刚刚实现脱贫。开春后就到了春耕关键时节,老冯因种植所需的化肥、租金等相关费用不足,向邮储银行靖西市支行申请5万元贷款,靖西市支行立即与客户联系,进行受理和调查,并启动绿色通道,快速完成审查审批,将5万元贷款发放到了客户的银行账户中,解了客户燃眉之急。

  “本来以为疫情会耽误银行贷款审批,担心错过了春耕最好的时间,今年收成要受影响,没想到邮储银行这么快就放款,今年的收入有了保障,感谢邮储银行!”冯平说。

  疫情发生以来,邮储银行加大对“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的金融扶贫力度,坚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在青海,近日,邮储银行青海省黄南州支行工作人员驱车前往扶贫联点村——同仁县郭么日村,联合驻村工作人员开展疫情期间扶贫小额信贷客户走访工作。

  邮储银行青海省黄南州支行工作人员来到同仁县郭么日村,联合驻村工作人员开展疫情期间扶贫小额信贷客户走访工作,并为村民带来防疫物资。

  不仅如此,邮储银行还通过了解扶贫贷款客户疫情期间受困情况,落实不压贷、断贷、抽贷,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困难客户予以贷款展期、续贷等支持,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除了对个人发放精准扶贫贷款,邮储银行还通过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帮助脱贫户返岗就业。“感谢邮储银行,有了这笔资金,我就可以放心复产,购买原材料开始生产加工和销售,为春耕供应充足的农资,也能让工人们尽早复工。”云南怒江州泸水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激地说。

  该企业根据“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的要求,对企业挂钩帮扶村——泸水市瓦姑村65户、159人实行定点帮扶,从企业用工、技术培训、产品收购等方面深化产业扶贫。企业的复产关系着众多脱贫人口的就业创收,也关系着瓦姑村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不返贫。

  邮储银行泸水支行了解到情况后,立即通过电话与该企业保持紧密的沟通对接,加班加点进行贷前调查、审查,快速为客户提供了800万元的综合授信。这笔资金不仅解决了该企业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也为怒江州决胜脱贫攻坚注入了动力。

  为抓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邮储银行在强化信贷投向上,重点围绕带动脱效果显著的特色产业,加大产业精准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同时,围绕水电、电网、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大项目精准扶贫贷款投入力度,尤其聚焦“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确保资金投放精准、运用有效。

  在加大贫困地区小额贷款投放力度的同时,邮储银行继续深入推广驻村第一书记合作模式、平台合作模式、产业引领模式、能人带动模式及信用村镇模式等金融扶贫“五大模式”,服务模式丰富多样,模式应用因地制宜。

  发挥扶贫驻村干部力量

  邮储银行充分发挥扶贫驻村干部的力量,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助力当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乡亲们,现在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不忙农活的可不要出门啊,有啥情况随时联系我。”在安徽淮南贺疃村,邮储银行安徽省淮南市分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夏怀南,也是淮南市潘集区贺疃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正在和村干部们一起,对全村居民进行新一轮的摸排。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贺疃村辖内13个村民组、3712位村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持“零记录”——零确诊病例、零疑似病例。

  贺疃村疫情防控值守现场。

  自2月1日起,夏怀南就连续战斗在防疫一线。在疫情摸底排查过程中,夏怀南了解到一户村民要给儿子办婚礼。“我家摆酒席的材料都准备好了,亲戚朋友也都通知了,过几天婚礼就要办了,咋可能取消啊,这不让人家看笑话嘛!”面对村民的不理解不配合,夏怀南花了将近2个小时,苦口婆心地进行劝说,深入普及宣传疫情知识,最终成功劝说这户村民将喜事延办,避免了因聚集可能造成的感染风险。

  “感谢夏队长。夏队长每天念着咱,心里踏实多了。”疫情期间,夏怀南每日都坚持给返乡暂时隔离的群众送粮送菜。“我现在不仅仅是驻村扶贫干部,更是疫情防控战场上的一名金融战士,我会尽自己所能,与大家一起,为全体村民筑起一道疫情防护墙。”夏怀南坚定地说。

  下一步,邮储银行将继续攻艰克难,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积极贡献金融力量。


(责任编辑 :欧云海)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