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江苏拟推男性育儿假 能否减轻女性职场歧视?

2017年06月12日 08: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吕春荣)日前,江苏拟出台新规明确,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和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

  消息一出,相关话题持续引发热议,“可减轻女性职场歧视”“怕休完假影响升职加薪”等观点见诸网络。那么,男性若能休育儿假,会带来哪些影响?

  男性能休育儿假?江苏拟放至少15天

  6月5日,江苏省法制办在官网发布《江苏省实施办法(草案)》(第一次征求意见稿)。草案提出,为倡导平等就业和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劳动,女方享受产假期间,男方享受十五天护理假和不少于十五天的共同育儿假。

  这也意味着,男方有望享有至少30天的假,可以照顾妻子出月子。

  那么,这一政策最终能否落地呢?当地相关部门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回应称,该法案目前正在征求意见阶段,正式实施后,男性职工可向单位提出休假申请。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其实,男性休育儿假的话题由来已久。去年8月,山东公布的《山东省妇女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探索推行男女共享的带薪育儿假”。此前,全国妇联也曾多次呼吁“男女共享带薪育儿假”。

  网友:可减少女性生育顾虑

  有许多网友肯定江苏的做法,认为此举可促使男女双方共同承担育儿职责,从而减少女性的一些生育顾虑。也有网友分析,这可促进男女就业公平,今后,不只女性需要休较长的带薪育儿假,男性也需要休一段时间育儿假。

  不过,也有网友担心有假难休,他们表示,“如果我去休育儿假,升职加薪可能会受到影响。”此外,也有网友吐槽,陪产假都难落实到位,何况育儿假。

  显然,部分网友的担忧不无道理。此前,各地虽明确男性享有陪产假,但在一些媒体的调查报道中,仍有企业会以“工作需要”等理由拒绝给职工足额的陪产假,甚至有个别企业会以“没有收到文件”为由拒绝让职工休陪产假。

  能否减轻女性职场歧视?

  为何设置男性育儿假?此前,江苏相关部门曾回应称,此举旨在倡导平等就业和夫妻共同承担家庭劳动。那么,设置男性育儿假,将会对职场产生哪些影响呢?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男女共同享受带薪育儿假,其出发点在于促使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有利于哺育下一代,这也是社会进步应有的结果。此外,这个制度的探索及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作用。

  不过,苏海南也指出,此举也有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负面效应,诸如促使企业优先招收一些已婚育的求职人士,从而影响到一些未婚或者已婚未育的人群就业。

  此外,苏海南还举例,诸如夫妻在同一单位工作,由于育儿假问题,也可能会遭遇被企业提前解约的可能性。

  那么,此举能否减轻女性职场歧视呢?相关专家认为,当前,女性休产假的时间比男性护理假的时间长,如果男性只多增加一点育儿假时间,诸如十五天,其实这对减轻女性职场歧视问题仍无太大帮助,但不过此举值得探索。(完)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