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济南54名大学生陷"分期购"诈骗 涉案金额超百万元

2016年06月06日 08:58   来源:新华网   王志

  只需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给他人在分期网站上购买手机,由他人负责还款,便可轻松赚得每单500元至1000元的“好处费”,这种看似“美差”却暗藏陷阱。近日,济南警方成功侦破一起“分期购”诈骗案,54名在校大学生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超百万元,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批准逮捕。

  今年3月2日,济南市公安局长清分局潘村派出所接到在校大学生小黄的报警电话,小黄称将自己的身份信息给他人在分期网站上购买手机,由他人负责还款,对方付给小黄每单500元,共计3500元的“好处费”。不料3个月后,小黄接到七个分期平台的催款电话,贷款逾期未还金额高达5万多元。心急如焚的小黄赶紧联系经办人,不料对方已联系不上。

  接到报案后,长清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案组开展侦查。专案组调查发现,还有50多名在校大学生遭遇了与小黄同样的诈骗。

  专案组初步查明,自称“徐文”和“张义”的两名男子在济南几所高校内,承诺学生“只需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给二人在分期网站上购买手机,由二人负责还款,学生不用还款,并与学生签订《保证协议》,便可轻松赚得每单500元至1000元的好处费”。

  经进一步调查,民警分析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制裁故意使用假身份,并确定二人的真实身份分别为胡某、张某,于3月17日、3月18日分别将胡某、张某抓获,并将二人刑事拘留。

  经审讯,二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据了解,胡某、张某在2015年3月份至2016年3月份期间,分别利用假名给54名大学生分别在“爱学贷”“分期乐”“人人分期”“优分期”等七个分期平台网站注册信息办理分期购买手机的贷款业务,手机、贷款由胡、张二人处理,总贷款金额为118.5万余元。胡、张二人将手机转手卖出后分成并不再还款,二人的行为性质已构成合同诈骗犯罪。

  随后,专案组先后奔赴北京、杭州、厦门、深圳等地,对相关分期平台网站开展调查取证,目前胡某、张某已被长清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