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器人走进百姓家还有多远?

2025-08-25 06:40 来源:郑州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城市要闻 > 正文

养老机器人走进百姓家还有多远?

2025年08月25日 06:40   来源:郑州晚报   陶然

康复机器人帮助复健、护理机器人辅助翻身、情感交互机器人陪伴对话……机器人能为人类养老做些什么?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就此,近日记者走访了业内人士。

60岁的市民老高左手左脚偏瘫,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儿子高先生了解到一款康复机器人,就为父亲购买配置了一台。“第一个月就可以站立了。随后练习迈步,第三个月就可以走连续步。”高先生说。

“所有康复辅助器具类智能产品,都是为了尽快让患者能重新恢复正常。”康复师程宇宏受访时表示。

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技术的加速演进,机器人产业落地进入“快车道”,“家庭—社区—医院” 智能服务闭环将成为核心方向,从“身体”到“心理”全方位提升老人生活品质。一些健康监测管理机器人已在郑州多家养老院、社区和医疗机构“上岗”。

“老人佩戴智能型终端,利用智慧互联网医养信息服务平台,可在线上实现机构、社区、居家健康养老数据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这样我们和子女都可以第一时间监测到老人最新身体状况。”郑州市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服务平台工作人员表示。

虽然形态各异的养老机器人在部分养老机构、家庭中陆续“上岗”,但是在大多数人的居家养老照护中,养老机器人仍属稀罕物品。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公司生产销售喂饭机器人、陪伴机器人等,但因为信息渠道受阻,很多老人并不知道去哪里购买。同时,眼下的养老机器人多是单一功能产品,但老人的需求各异,养老机器人在日常护理、专业急救、指标判断等方面还依赖海量数据的加持。

与此同时,价格也是让老年人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动辄数万元的机器人价格,普通家庭难以承受。“养老服务机器人走入普通百姓家,产品价格还需进一步下探,商业模式还需进一步创新。”一家从事智能养老的公司负责人表示。

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和人工智能培训师赵坤建议,可以用租赁取代购买,既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又能改善老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社会力量需成为养老机器人普及的“催化剂”。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呼吁,公益组织可尝试发起“机器人助老”志愿项目。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