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时间地点 教练准时到场 这样的“体育外卖”你会点吗?
“以前给孩子报校外体育班,光来回路上就得耗一个小时,现在找上门体育教练,在家楼下就能上课,方便多了!”家住西安市雁塔区的陈女士道出了不少家长的心声。如今在西安,“您定时间地点,教练准时到场,小区里就能上课”的上门体育服务悄然走红。
随着家长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专业教练走进小区、公园提供个性化运动指导,成了暑期里的“新潮流”。随着这种灵活便捷的服务逐渐融入生活,教练带孩子在小区、公园等地“上课”,有没有潜在安全风险?该如何规范、防范?日前,记者就此展开采访。
现象直击
小区里的“运动课堂”
“脚要发力,身体转过去之后再挥拍!”近日,在南郊某小区的空地上,一名上门体育教练正在纠正孩子挥羽毛球拍的动作。近来,每天上下午固定时段,这个小区空地上都能看到孩子们在教练指导下认真训练的身影。
据了解,这位教练每节课1小时,按人头,每人每课时50元。“1小时50元的价格挺实惠,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练,他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更高。”家长李先生告诉记者,因为训练时段灵活,家长们在群里接龙,随约随学,费用一课一结,“从最初的几人,到现在的几十人,大家的热情很高”。
走访中,记者发现,类似的上门体育服务因深受欢迎已成为家长圈的“新宠”。家长们只需像点外卖一样下单,就能为孩子预约到上门体育课。教练带着体育器材上门,带孩子在小区楼下、附近公园等地训练,让家长省去了接送孩子的麻烦,还能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或特长。
在东郊某小区提供上门体育服务的谢教练,近期比较忙碌。西安体育学院毕业的他,开设的课程有少儿体适能训练、跳绳、篮球、羽毛球、中考体育辅导等。课前他会评估孩子的体质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购买运动保险。
“谢老师主打一个‘趣味启蒙教学’,将专业知识转为游戏化教学,有助于点燃孩子运动的热情,让孩子在‘玩’中爱上运动!”家长李先生说,以前他家孩子跳绳总不及格,跟着教练练了半个月,动作规范、成绩提高,身姿也更挺拔了,效果非常好。
线上线下
个性化教学契合家长需求
从事上门体育教学两年来,“可乐教练”已带过200多名孩子。“暑期预约量比平时多,说明家长已不再只盯着文化课,而是希望让孩子在运动中增强体质或有一项运动特长。”“可乐教练”说,家长的认知和“成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着上门体育服务的发展。
记者在小红书、视频号等平台搜索“西安上门体育”,大量推广信息扑面而来。翻看各自特色,有的主打中考体育提分,有的强调个性化教学。除了羽毛球、篮球等常见的球类运动,还有体能训练、跳绳专项训练、中考体育冲刺等课程。
授课地点大多在小区空地、公园等公共场所,家长可结合自己和孩子的时间灵活确定授课时间。价格方面,一对一私教课每节在200-300元,多人团课价格在50-150元不等。其中,小班课和一对一私教最受欢迎。
“找持证跳绳教练,带6岁小朋友”……社交平台上,记者不时也能刷到家长们发的帖子。这说明家长们的需求同样活跃,精准寻求适合孩子的上门体育服务。对此,王女士说:“平时工作忙,接送孩子去体育培训班太耗费时间和精力,现在教练上门教学,把这些麻烦都解决了。”省时省力,是家长选择“上门体育”的首要原因。
“以前上大班课,老师很难照顾每个孩子。现在一对一,教练量身定制计划,及时纠正动作,孩子的进步肉眼可见。”赵女士看中的则是上门体育服务的个性化教学。也有家长认为,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上课,更容易放松,也更愿意参与。“孩子在小区里和小伙伴一起上课,没有陌生感,玩得开心,锻炼效果也好。”家长孙先生说。
专家建议
安全与规范不能“缺位”
记者在各类平台查询发现,这类“上门体育课”出现一两年来,已引起不少家长关注。
“听起来蛮新鲜的,但这上门教课的老师,靠谱吗?教学质量咋保障?”对此,市民刘女士既心动又警惕。“小区里人多车多,训练场地不是专业的运动场地,孩子在训练过程中会不会有危险?”家长周先生担心地说,一旦上课期间,因场地或其他原因,导致孩子受伤怎么办?责任谁负?
结合家长们的担心,一业内人士表示,“上门体育”的兴起反映了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从单纯关注学业成绩到重视综合素质培养。但这一新兴业态在快速扩张中,安全与规范问题也需要系统性治理。从行业现状看,教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是突出短板。
“有的教练就是带着孩子随意活动,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方法,难以保证训练效果。”这位业内人士说,“上门体育”的场地大多在小区空地、公园等非专业运动场地,确实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小区地面不平整,容易导致孩子摔倒受伤;公园人流量大,会干扰教学,也会增加意外发生的风险。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上门体育对于家长而言,确实方便、快捷,但也应注意法律风险防范。”陕西新庆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杰告诉记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规定,若教练在小区、公园等非专业场地教学时发生意外,须承担相应责任;家长若明知教练无上岗证或训练场地存在隐患仍选择的,也须自行担责。
据此,高杰提醒家长,在选择“上门体育”服务时,首先要核查教练资质,确认其持有《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要求的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体育教师资格证书等相关证书,从源头保障教学质量和安全。
其次,应签订规范化合同或协议,明确服务内容、费用、时间及双方权利义务、风险责任等,避免后续维权无据。
最后,家长还应留意课程设置是否科学、系统,确认教练是否配备有消毒包扎药物材料等医疗急救药品及设备,具备运动伤害应急处置能力等,以免发生意外后,无法确定义务承担主体,引发纠纷或维权问题。
综上,高杰提醒家长,按照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理性对待“上门体育”服务,谨慎选择,切勿盲目跟风。
文/图 首席记者 程静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