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买不起,是“重生”更有性价比 “Z世代”解锁“重生式消费”
不是买不起新的,而是“重生”更有性价比。从“重生之我在XX”的网络热梗,到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消费行动,一种兼顾环保、省钱与潮流的“重生式消费”,正悄然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从奶茶袋变身饭盒包、咖啡渣化身养花神器,到空瓶回收、以旧换新、二手转卖,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让旧物重获新生,实现价值焕新。
奶茶袋变身饭盒包
旧物改造省钱又实用
7月21日上午8:50,27岁的上班族李冰叶拎着一个由奶茶袋改造而成的饭盒包,准时踏入了南京河西金融城大楼。这是她尝试自带午餐上班的第二周,而改造奶茶袋的初衷只是因为喜欢动手。
“这个奶茶袋质量这么好,扔了怪可惜的,不如改造一下当饭盒包用。”李冰叶笑着说,她平时喜欢喝奶茶,每次拿到奶茶后,都会注意观察奶茶袋的材质和款式。“有些奶茶袋是防水的,而且设计得很可爱,只需要在奶茶袋的提手上缝上一些小装饰,再配上一个内胆,一个独一无二的饭盒包就诞生了。”
记者观察到,除了饭盒包,奶茶包装袋的“应用场景”还有不少,社交平台上也有不少网友晒出“蜜雪冰城”通勤包、“瑞幸牌”书皮、“奈雪牌”便当包、“霸王茶姬牌”纸巾盒等。“之前瑞幸跟《猫和老鼠》的IP联名,当时觉得挺有意思,就拿外卖袋子做了个收纳盒。”市民洪嘉告诉记者,把包装袋改造成通勤包、收纳盒的过程是麻烦的,但成品做好后收获的成就感是直接买成品得不到的。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奶茶袋改造”相关的搜索量近一个月内增长了50%,不少人还在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改造心得和成品展示。除了奶茶袋,牛仔裤、旧T恤、易拉罐等废旧物品,在他们手中都能重获新生,变成时尚的包包、个性的饰品、实用的家居用品等。
“旧物改造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发挥自己的创意,打造出独一无二的物品,这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很有吸引力。”从事设计工作的小张表示,他经常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些手工艺品,既满足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又为环保做出了贡献。
咖啡渣养花除异味
变废为宝一举两得
在追求环保与省钱的道路上,咖啡渣也成了年轻人手中的“宝贝”。“以前喝完咖啡,咖啡渣就直接扔掉了,后来在网上看到有人用咖啡渣养花,我就试着做了一下,没想到效果还挺好。”在秦淮区某创意园区工作的小王说。
在南京,咖啡的消费量无从统计。但记者通过企查查发现,南京涉及咖啡的经营场所达到3900多家。这些店铺产生的咖啡渣如果直接扔掉,不仅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事实上,咖啡渣里含有氮化物1.4%—1.56%、磷化物2.6%—3.7%、钾素0.32%—0.37%(占干物质),和有机化肥成分相似,完全可作为一种安全无污染的肥料。同时咖啡渣还拥有多孔纳米结构,这意味着它又像活性炭一样拥有吸附杂物、除味、抗菌的功效。”南京市生态环境局污防处有关负责人介绍。
咖啡爱好者李瑶经常研究“咖啡渣妙用”,她会逛附近的饮品店、咖啡店收集咖啡渣,带回家用于养花。“咖啡渣富含氮元素,对植物生长有益,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我用咖啡渣养出来的花,长得格外茂盛。”李瑶介绍道,“而且咖啡渣还有去除异味的作用,放在冰箱里,能有效去除食物的杂味”。她的这一创意,带动身边不少朋友纷纷加入咖啡渣回收利用的行列。
在实践中李瑶发现,不是所有植物都适合用咖啡渣来养护,例如,喜欢酸性环境的植物如杜鹃花、茉莉花、兰花等。“在收集咖啡渣时,也要注意选择新鲜的、未添加过多糖分和奶制品的纯咖啡渣,因为过多的糖分和奶制品可能会滋生细菌,影响土壤环境。”
“空瓶猎人”崛起
从“精致穷”到“理智省”
在这场“重生式消费”的浪潮中,“空瓶猎人”也正成为新风尚。“00后”美妆达人小林便是其中一员,她会将眼影盘用到“铁皮”,面霜瓶也会用小勺刮得干干净净,之后通过美妆品牌的空瓶回收活动,兑换小样或积分。“这样既能让梳妆台保持极简,又能省下数百元美妆开支,特别划算。”小林笑着说。
据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美妆品牌都推出了空瓶回收计划,鼓励消费者将使用完的产品空瓶进行回收。相关数据显示,58.3%的消费者热衷空瓶回收兑福利,42.9%偏好选购替换装,绿色美妆正从理念变为消费习惯。一些品牌还采用了环保包装或替换装设计,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
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发起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81.9%的消费者认同并践行“重生式消费”理念,还有14.3%的人看了别人的环保行为,开始尝试将这种“重生式消费”理念融入生活;高频参与(每周多次、每月几次)“重生式消费”行为的群体占比已过半。
业内专家指出,“重生式消费”是一种兼顾环保、省钱与潮流的新生活方式,它折射出“Z世代”在物质丰裕时代特有的生存策略。这种“精致穷”又“理智省”的独特现象传达出一种理性消费的观念,即年轻人不再把钱花在商品符号上,而是建立在自身的真实需求——因为我需要,所以它值得买。
南京审计大学教授彭冲表示,把握青年群体对个性化、品质化、体验化消费的需求,不仅有利于培育服务消费、智能消费、绿色消费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将越来越多的“青年新需求”转化为消费市场“发展新机遇”,而且能够引导带动供给,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一批带动面广的消费新场景,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因此,要高度重视青年群体消费新需求,持续释放青年群体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莹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