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首创“音乐+旅居”文旅新体验

2025-07-14 06:16 来源:西安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城市要闻 > 正文

西安首创“音乐+旅居”文旅新体验

2025年07月14日 06:16   来源:西安晚报   

当酒店大堂变身古典音乐厅,当旅途休憩邂逅高雅艺术,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在西安上演。7月12日晚,西安首个“住进艺术里”古典音乐分享会于西藏大厦开元名都酒店启幕,国际青年演奏家五重奏组合“凤还巢”用灵动的音符,开创文旅融合“音乐+旅居”全新模式,为古城西安的文旅体验增添了一抹优雅而独特的色彩。

将酒店大堂打造成“开放声场”

酒店一楼大堂内,五位青年女演奏家优雅落座,随着首个音符的扬起,原本大堂内的低语声渐渐消散。双簧管如潺潺清泉流淌而出,钢琴与提琴的旋律交织,在挑高的空间里勾勒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这场没有固定座位区、无须购票入场的演出,将酒店大堂打造成了一个“开放声场”。

现场,旅客们以最放松的姿态与艺术“偶遇”:有人倚靠栏杆,轻轻应和着旋律;有人沉浸在咖啡香气中,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乐手们与观众之间的眼神交汇、微笑致意,构成了比乐谱更生动、更温暖的互动乐章。

本场演出的选曲堪称一场“跨时空对话”。既有莫扎特《双簧管与弦乐四重奏》的典雅之作,展现古典音乐的深厚底蕴;也有改编自流行曲目的《这世界那么多人》,拉近与大众的距离;而《山水》《天边》等作品更是成为焦点。在著名词作曲家杜鸣心和杜咏笔下“高山连绵,碧水无尽”的意境中,双簧管的婉转与提琴的共振相互配合,在大堂穹顶之下铺陈出如中国水墨画般的诗意留白,令人陶醉其中。

用西方乐器“讲述中国故事”

“用西洋乐器讲中国故事,是我们的初心。”组合发起人裴嘉迪介绍道。成立于2023年的“凤还巢”,成员均有着海外深造背景。她们发挥专业优势,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等红色经典重新编配为五重奏,赋予熟悉的旋律新的生命力。当《弄臣》的戏剧性段落与《鸿雁》的辽阔曲调交替奏响,听众们在东西方音符的流转间,深切触摸到了文化交融的独特律动。

与传统音乐厅“正襟危坐”的演出形式不同,此次“艺术生活化”的大胆尝试,让“凤还巢”成为国内鲜少将古典音乐从殿堂级场景巧妙“解构”融入日常肌理的探索者。

谈及此次西安首演,大提琴家赵明月用“厚、静、雅”三个字概括这座城市的气质:“《山水》的舒缓节奏,像是对这座千年古都的呼应。”这种“顺应城市呼吸”的演奏理念,让《山水》的旋律充满了灵性,仿佛能让人听见古城墙下的悠悠风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绵长。

音乐与城市气质的完美共振

随着《友谊地久天长》的终章缓缓落下,夜幕已经深沉,但仍有许多听众围聚在台前,久久不愿离去。这场偶然相遇的音乐会,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行业跨界。它实现了音乐与城市气质的完美共振,成为文旅深度融合的生动样本。酒店不再仅仅是旅行途中短暂停留的“驿站”,而是文化叙事的“合作者”;古典音乐也不再是曲高和寡、让人望而却步的艺术,而是成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的文旅语言。

“这是古典音乐首次真正‘住进’酒店空间。” 西安西藏大厦开元名都大酒店总经理张熙然表示,“我们希望打破‘艺术需要仪式感’的固有认知,让旅客在办理入住、享受下午茶时光,甚至在乘电梯经过的每一个瞬间,都能与美不期而遇。”这种“生活化艺术场景”的创新构建,让酒店从单纯的住宿载体,成功升级为充满魅力的文化体验发生地,为西安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

记者 杨明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