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启动 这个7月,来朝阳体验“博物馆+”消费活力

2025-07-09 06:34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城市要闻 > 正文

“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启动 这个7月,来朝阳体验“博物馆+”消费活力

2025年07月09日 06:34   来源:国际商报   阎密

日前,2025“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今年,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北京市打造了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活动,以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构建“博物馆+”活动平台,7月的文创主题落在朝阳区。

这个7月,朝阳区将携手北京市文物局在蓝色港湾、合生汇、侨福芳草地、DT51等商圈推出一系列重磅活动,通过“文化IP+商业空间+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打造文商旅体多元融合的创新生态。

据悉,蓝色港湾将变身“北京消夏文创妙会”;合生汇以“集章经济”为切入点,联动50家博物馆打造限定印章IP,引入顶流集章品牌形成文创消费新场景;侨福芳草地主打“文旅融合”,通过国际化博物馆展陈与在线旅游平台联动,构建“文化展示—旅游推介”的闭环体验;DT51会场创新“体育文博”概念,将AR科技、体育博物馆与迪卡侬体验区有机结合,拓展文博体验新维度。朝阳区将以“博物馆进商圈”的跨界联动方式,为居民、游客提供集文化体验、互动娱乐、消费购物于一体的周末休闲新选择,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此外,朝阳区整合博物馆、酒店、餐饮、演艺空间四类文旅资源,汇聚了近80项优惠活动,在这个暑期为全国游客提供诚意满满的优惠。7月5日开始,20万张朝阳文旅消费券可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蓝色港湾等场所免费领取。

近年来,朝阳区全力推进首都“博物馆之城”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多点开花、多元包容的全域博物馆体系,“馆城融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引擎,引领“博物馆之城”建设迈入新阶段。

目前,全区博物馆总数达90家,“百馆之城”初具规模。截至“十四五”末,备案博物馆达44家,位居全市首位;9家国家级博物馆,数量同样全市第一;朝阳区率先挂牌全市首家“类博物馆”,并将39个文博空间纳入管理序列,丰富了业态和供给;率先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累计投入3000万元专项基金,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比2020年翻番,占比达51%。

朝阳区的博物馆覆盖率已达每10万人2.6座,80%以上免费开放,2024年接待观众超2400万人次,本地居民人均参观2.2次,成为居民文化生活“新常态”。

朝阳区还创新“博物馆+”模式,推动资源与商业空间结合,超90%的博物馆开展夜间开放、商圈巡展等新型服务,70%以上开发文创产品,馆均品类超30种,塑造了示范性融合发展路径。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