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启动 这个7月,来朝阳体验“博物馆+”消费活力
日前,2025“北京博物馆季文创月”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今年,作为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北京市打造了首届“北京博物馆季”活动,以每月一个主题的形式构建“博物馆+”活动平台,7月的文创主题落在朝阳区。
这个7月,朝阳区将携手北京市文物局在蓝色港湾、合生汇、侨福芳草地、DT51等商圈推出一系列重磅活动,通过“文化IP+商业空间+互动体验”的创新模式,打造文商旅体多元融合的创新生态。
据悉,蓝色港湾将变身“北京消夏文创妙会”;合生汇以“集章经济”为切入点,联动50家博物馆打造限定印章IP,引入顶流集章品牌形成文创消费新场景;侨福芳草地主打“文旅融合”,通过国际化博物馆展陈与在线旅游平台联动,构建“文化展示—旅游推介”的闭环体验;DT51会场创新“体育文博”概念,将AR科技、体育博物馆与迪卡侬体验区有机结合,拓展文博体验新维度。朝阳区将以“博物馆进商圈”的跨界联动方式,为居民、游客提供集文化体验、互动娱乐、消费购物于一体的周末休闲新选择,促进文化消费升级。
此外,朝阳区整合博物馆、酒店、餐饮、演艺空间四类文旅资源,汇聚了近80项优惠活动,在这个暑期为全国游客提供诚意满满的优惠。7月5日开始,20万张朝阳文旅消费券可在北京新云南皇冠假日酒店、蓝色港湾等场所免费领取。
近年来,朝阳区全力推进首都“博物馆之城”示范区建设,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多点开花、多元包容的全域博物馆体系,“馆城融合”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引擎,引领“博物馆之城”建设迈入新阶段。
目前,全区博物馆总数达90家,“百馆之城”初具规模。截至“十四五”末,备案博物馆达44家,位居全市首位;9家国家级博物馆,数量同样全市第一;朝阳区率先挂牌全市首家“类博物馆”,并将39个文博空间纳入管理序列,丰富了业态和供给;率先大力扶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累计投入3000万元专项基金,非国有博物馆数量比2020年翻番,占比达51%。
朝阳区的博物馆覆盖率已达每10万人2.6座,80%以上免费开放,2024年接待观众超2400万人次,本地居民人均参观2.2次,成为居民文化生活“新常态”。
朝阳区还创新“博物馆+”模式,推动资源与商业空间结合,超90%的博物馆开展夜间开放、商圈巡展等新型服务,70%以上开发文创产品,馆均品类超30种,塑造了示范性融合发展路径。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