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一站服务让老人安心家属放心
“养老的不治病,治病的不养老。”患病老年人不得不一次次奔波在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这曾是很多老人和家属面临的窘境。现阶段,传统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国家也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医养结合”的核心在于将医疗和养老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养老服务,是推动实现健康老龄化,不断增强老年人健康养老获得感的重要措施。
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永乐中心卫生院的原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从今年4月份运行以来,凭借专业的医疗保障、暖心的照护和温馨的环境赢得了周边群众的信赖。住在这里的老人洋溢在脸上的笑容生动诠释了“医疗养老不分家”的真实成效。
“医养结合”让老人直呼三个“好”
7月4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原点医养结合服务中心,这里地面干净平坦,有防滑、坡道设计,走廊有扶手设置;设有单人间和双人间,每间房内都有独立卫生间、洗漱间,有中央空调系统。每个床头、卫生间配备了安全呼叫装置和L型惰性抗菌扶手,配备监控系统,保障第一时间预防、发现和处理老人突发情况。同一楼层还有养老评估室、棋文化区、书画区、阅览区、影视餐饮区、公共服务区等,方便老人休闲娱乐。
“13345,41163……”休闲服务区,护理员马望正在带着老人们做游戏。跟着马望的口令,老人们在自己的A4纸上找对应的数字,用纸杯叩击,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这个游戏简单易操作,可以锻炼老人的手眼协调,大脑也要跟着转,大家都喜欢玩。”马望说,他们每天都会组织老人们做操、做游戏,哪怕是行动不便的老人,也会推着轮椅出来,和大家一起互动。
游戏结束,老人们开始自由活动,66岁的范东方和他的象棋“搭子”周泽军对弈。工作人员说:“范叔爱写毛笔字、爱下棋,喜欢开玩笑,成天乐呵呵。”记者了解到,范东方是这里最年轻的老人,其他老人多数在70多岁到80多岁,还有两对是夫妻一起来的。范东方在这里住了近两月,他本来在卫生院住院调理高血压,意外发现医院的医养结合服务中心不错,干脆直接住了进来。“住在这里就三个字‘好好好’,吃得好,住得好,心情好。平时儿女和老伴都不在身边,我一个人在家没意思,这里作息规律,有医生定期检查身体,还有同龄人说说笑笑,每天时间都过得很快。”范东方对记者说。
中午12点,老人们开始吃午饭,记者遇到了来这里看望岳父的田老师。“我就在永乐镇当老师,学校到这里两百多米,从家过来也就四五百米,我们随时能看老人,很放心。”田老师说,岳父已经83岁了,来中心以后最大的变化就是变开心了。“之前在家里比较孤独,每天就是看电视,我中午、下午还要着急赶回家给老人做饭。如今老人在这里待得舒心,我也能安心工作。”田老师回忆起岳父初次来这里时,表示要先观察几天。“结果不到一周,老人就跟我说,你下次来时把我棉衣也带过来。我看这情形是老人很满意,要常住了。”
与上级医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
说起住在这里的感受,74岁的刘阿姨说:“最吸引我的还是这里专业、暖心的医疗服务。”一次半夜,刘阿姨突发胸闷气短,护理员及时推着她去内科就诊,内科大夫做了相应检查后,给她进行了输液和吸氧治疗。待情况缓解之后,又将老人送至中心继续观察。担心她再次出现不适,连续两个晚上护理员都陪着刘阿姨一起休息。
记者了解到,该中心所在的卫生院目前已与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市红会医院实现远程医疗服务,通过远程会诊系统,上级专家可实时查看老人病历、影像资料等,开展远程诊断和治疗指导。上级医院还定期派专家到卫生院坐诊、查房、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如果住在中心的老人病情危急或超出医院诊疗能力时,就会迅速转诊至上级医院,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医院进行康复护理。
“遇到我们医生处理不了的情况,会立即联系上级医院,启动绿色就医通道,120救护车不到20分钟便可将患者送往西安市红会医院北院区。”中心负责人周娟表示,中心围绕老人生活、医疗、精神等全维度需求,构建了完善的服务内容体系。医疗护理方面,包括提供诊疗、生命体征监测、药物管理、注射、陪同就医、健康宣教、康复锻炼、中医理疗、慢病管理等服务。比如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可在接受养老护理的同时,根据身体情况随时进行检查、治疗等医疗活动。
中心还为每位老人建立详细的健康档案,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身体功能、疾病史、心理状态等方面。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医养结合服务方案,个性化的饮食、运动和用药计划等。中心配备的心理咨询师,定期为老人们开展心理健康评估,针对有心理问题的老人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夕阳无限好,何须惧黄昏。医养结合的春风让越来越多的“银发族”绽放出幸福的笑容,一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温暖画卷正在我市徐徐展开。
记者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近年来,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我市大力构建医养结合政策体系,通过立法、专项行动来统筹推动我市医养结合事业发展。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办法、医养结合服务指南、管理指南、签约合作服务指南等政策文件。
构建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鼓励多方参与医养结合。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对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区域总量不作限制,支持养老机构举办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扩展养老服务。同时加强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已成功创建国家医养结合示范机构(西安工会医院),101家单位被命名为陕西省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在构建医养结合保障体系方面,加强老年医学科建设,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72%。全市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创建老年友善医疗卫生机构,比例达到93%。完善医养结合质控体系,率先成立医养结合质控中心。开展为期3年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运用医养结合监测系统抓好定期监测,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细化医养结合质量控制措施,出台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发布西安市地方标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规范》,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医养结合既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更是关系人民群众晚年幸福的民生实事。”西安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负责人说:“我们要聚焦医与养深入融合,持续优化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服务监督等工作,不断推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高瑞)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