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散步、林中摄影 如何避开鸟类“垂青”?
近期,郑州和宁波的两条道路引发网友关注。“人在树下走,鸟粪天上来!”这些位于闹市区的“天屎之路”让人又爱又恨。记者走访发现,广州也有类似的道路,但由于规划引导合理,较少给路人带来困扰。
鸟类专家:
让鸟类栖息地科学排布
盘点鸟类中的“拉屎大户”,鹭可谓榜上有名。而上述郑州和宁波两地的“始作俑者”也是鹭科:夜鹭和白鹭。鹭的“造粪”能力强大与其食量密不可分。珠江边一位观鸟爱好者告诉记者,他曾见过一只黑脸琵鹭从早上7时至11时之间共捕食了五条一斤重左右的罗非鱼。
而想要避免出现行人走上“天屎之路”,需要了解鹭科动物的习性。野生动物摄影家、自然教育从业者叶智钊介绍:“鹭鸟觅食多集中在白天,尤其在河水落潮时,它们会单独或成小群在浅水区觅食。”他举例,猎德桥底每当退潮时会出现浅泥滩,这会将小鱼小虾“困”住,给鹭鸟提供丰富食物来源。“鹭鸟聚集往往说明生态环境良好。”
而在觅食活动结束后,鹭鸟会选择邻近的栖息地停留,尤爱一些特定树木作为休憩场所,如柏树、白蜡树、杉树、黄连木等。“因此城市在设计绿化带时,可以避免在水道附近种植这一类树木。” 叶智钊说。
“观鸟胜地”有招数:
告示提醒,科学引导
记者发现,随着广州的绿化建设越来越好,无论是珠江沿岸还是游人如织的海心沙,白鹭数量都较为可观,海心沙更被不少摄影爱好者视为“观鸟胜地”。记者了解到,由于海心沙靠近猎德桥底,加上植被环境良好,这里的绿林成了它们的栖息“首选地”。那么,这里是如何平衡好生态环境及行人体验的?
据海心沙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清晨白鹭会成群飞往珠江边觅食,下午会在喷泉池嬉戏,通常结伴而行,多则两三百只,少则二三十只,而发生“天降粪便”的时间段集中在下午和傍晚。
为让市民了解海心沙有白鹭栖息,在这条小径的入口处不仅贴有图文告示,在林地另一旁还设有观鸟平台。“能够在市区观测到这么多白鹭,对观鸟爱好者来说是件幸福的事。”一位市民说。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