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养宠“毛孩子”带火“它经济”
《2025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4年宠物(犬猫)数量超1.2亿只,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增长7.5%,达到3002亿元。其中,犬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557亿元,小幅增长4.6%;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445亿元,增长10.7%。
在养宠物的主人中,年轻“宠主”占比持续攀升,其中“90后”宠主占比为41.2%,“00后”宠主占比25.6%,年轻人已成养宠主力军。
年轻人养宠成新潮流
拆取快递、打扫卫生、安置宠物厕所、布置狗狗玩耍区域……整个清明假期,家住建邺区的“00后”姑娘郝思佳忙得不亦乐乎。一个月前,她在宠物店预订了一只小体比熊,只等4月中旬打完最后一针疫苗就可以接回家了。等待期间,郝思佳在网上做了许多新手养狗攻略,并开启了买买买的节奏。
“狗狗现在才3个月,只能吃幼犬粮,需要搭配喝羊奶粉和用磨牙棒磨牙。”郝思佳打开购物清单,营养膏、泪痕口服液、气垫梳、狗绳、陶瓷慢食碗、悬浮水碗、狗笼、自动喂食器、狗厕所、驱虫药、摄像头、狗窝、宠物背包等20余件物品一应俱全,这些都是她优选的宠物用品。郝思佳粗略算了笔账,还未接到狗狗,她已经花费了近3000元。
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养哪些宠物?在江北万汇城的暴宠ZOO CITY,记者看到店里不仅售卖猫、狗等常规宠物,还有鹦鹉、仓鼠等异宠。据了解,近两年,饲养异宠的人群持续上升,除了饲养猫犬,不少年轻人还会选择养龟、寄居蟹等宠物,用独特方式诠释着对大自然的热爱。
情感需求、社交属性等都是年轻人爱养宠的关键词。据业内人士分析,宠物无条件的正反馈可以缓解年轻人工作压力、舒缓情绪,带来陪伴感。同时,新媒体平台上宠物视频兴起,各种宠物品种及IP打造让更多年轻人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萌宠。此外,宠物自带社交属性,可以成为年轻人的社交纽带,满足人际交往需求与人设打造。
宠物日常用品市场迅速壮大
“我家的宠物蛋糕是纯手工肉坯制作,不仅有鲜肉还有奶酪,适口性特别强。还可以把你家毛孩子的照片发来,定制在蛋糕上。”午休刚过,“90后”孙樾便收到宠物蛋糕店老板发来的信息,向她介绍宠物蛋糕的配料和价格表,其中4寸宠物蛋糕售价168元。
孙樾从小养的猫咪“绵绵”即将迎来5岁生日。为了给“绵绵”庆生,她决定定制一个宠物蛋糕,并带“绵绵”去拍摄生日写真照。“刚来南京工作、生活就养了‘绵绵’,它对于我来说早已不单单是一只宠物,而是一直陪伴我的好朋友。”孙樾说。
业内人士分析,学历高、收入高、年龄低、宠龄低是当代宠物主的四大特征。随着年轻人可支配收入增加与宠物地位提升,“拟人化养宠”趋势明显。记者通过社交平台搜索发现,小红书#科学养宠#话题高达3.9亿阅读量与高频互动,抖音#科学养宠攻略##科学养宠#话题的播放量分别超过了331.5亿、30.1亿,内容涵盖宠物食谱分享、宠物行为分析等多个方向。
随着年轻人养宠越来越多,宠物日常用品市场迅速壮大。在京东、淘宝等购物平台,宠物冻干、罐头、宠物棒棒糖等各种宠物食品花样百出,鲑鱼、乳鸽、三文鱼、鸵鸟等食物是常见配料;宠物保健品种类丰富,鱼油、营养膏、卵磷脂、钙片等成为宠物饲养每日必需品;宠物智能设备持续升级,自动喂食器、自动猫砂盆、循环喂水器、宠物烘干机等成为年轻人解放双手的新选择。
宠主们在宠物身上的投入持续攀升,有力推动了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白皮书”显示,2024年单只宠物犬年均消费2961元,较2023年上升3.0%;单只宠物猫年均消费2020元,较2023年上升4.9%。
从单一消费走向多元化需求
4月8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鼓楼区江东北路的瑞鹏宠物医院,大厅里的椅子上坐着5位宠物主人,他们有人安抚着紧张的宠物,有人与导医沟通着就诊细节,有人静静地玩手机等待宠物就医。
记者了解到,该宠物医院为全国连锁医院,全国共计开设1600家,其中,南京有57家,平均每家医院每天接诊约15个病例,57家医院日均接诊近千只宠物。“带宠物前来就诊的70%为年轻人,他们更舍得为宠物花钱。”新瑞鹏南京地区负责人张伟东介绍,生病就医的宠物占比约四成,每只宠物的初诊费用大概为500元。剩下的多为驱虫、打疫苗等常规检查,每次费用100元左右。
除了宠物医疗外,宠物产业目前还衍生出了宠物护理、宠物保险、宠物殡葬等产业,宠物经济正逐步从单一消费走向多元化需求,从食品、用品、医疗等基础消费,到上门喂养、美容、摄影、娱乐等多元服务,形成一条覆盖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宠物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淘宝统计数据显示,一只猫咪关联猫益生菌、猫咪汉服、车载猫笼等140多个行业。而“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规模已突破7000亿元,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15万亿元。
(孙秉印)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