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扬中油坊镇:银发力量深耕“希望的田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2025年08月13日 09:41   来源:日照新闻网   

  在扬中市油坊镇的田间地头,一群特殊的"新农人"正用智慧和汗水浇灌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他们中,有退休返乡的专家,有经验丰富的乡村教师,还有怀揣桑梓情怀的老党员。这些银发人才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用毕生所学反哺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老有所为"的新篇章。

  银发归田 组织力攥成“一个拳”

  扬中市油坊镇专门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组织、财政、农业等多部门及各村(社区)力量,为银发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坚实后盾。“经费、场地、教学资源,镇里都全力保障。”小组负责人黄坚介绍,“就是要让老同志们的经验有地方用、热情有地方使。”

  以镇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13名老党员为核心成立的专项党小组,成为政策宣传与治理探索的先锋。退休老农技员姚永加,如今是党小组的骨干成员:“别看我退了休,这田里的事儿、乡亲们的难处,心里门儿清!能在新岗位上继续发光,这感觉,踏实!”

  银锄落处 专业力下活“一盘棋”

  “银龄惠农”工作站集结了老专家们的毕生智慧。在恒丰糯稻种植基地,农技老专家唐孝荣俯身捻起一株稻穗,对围拢的年轻农技员们说:“你看这叶鞘颜色偏深,是氮肥稍微过了点。后期灌浆要控水,品质才能上去。”

  工作站创新推行“一对一”“一对N”帮带模式,老专家与中青年农户结成师徒关系,帮扶青年扎根乡村创业创新,培养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孙六生与青年创业者蒋元华结成师徒。蒋元华感激地说:“他常说‘种地没有巧,关键用心早’,这道理,书本上学不到!”如今蒋元华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达人”。

  此外,惠农政策“宣传员”以“专题讲座+田间指导”的方式,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抓实田间管理等重点工作任务,持续为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提升种植水平。

  银辉生金 协作力奔赴“一条心”

  银发智慧在油坊镇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在“优质专用糯稻产业化”项目里,老专家们引入新品种和节水灌溉技术,让种植户每亩增收150元,企业年增加收入约150万元。

  销售战场同样活跃着银发身影。在老郎村的黄花菜基地,老党员们指导村民优化晾晒工艺,并牵线搭桥,使黄花菜(营养菜)凭借独特风味打入本地多家知名饭店的稳定供应链。

  油坊村的仙人掌种植园更是搭上“数字快车”。在“银龄惠农”工作站银发人才杨恒亮的推动下,富有营销经验的老党员与青年干部结对,打造“党建+直播”销售模式,成立线上线下销售专班,助力农产品品牌化。

  智慧不老,沃土常新。从糯稻项目构建“老干部+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到黄花菜、仙人掌的特色销售路径,扬中市油坊镇的银发人才正将沉淀一生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振兴乡村的蓬勃动能。他们用专业知识赋能农业,用丰富经验培育人才,用桑梓情怀守护文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深刻内涵。如今,在扬中,越来越多的银发人才正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续写人生新的华章。(张梦娇 姚亚文)


(审核:叶玮)

推荐阅读

这些世运会项目正走进成都校园

据李锋介绍,学校自2021年开始将手球作为推广项目,设有手球特色课程、手球运动社团,校队在全国手球U系列比赛中也取得过佳绩。赛前,主办方还开展了2024年成都市沙滩手球教练员培训班,提升沙滩手球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的教学和判罚水平,准确地掌握比赛规则,了解沙滩手球运动最新动态。 [详细]

这个暑期,“体育外卖”为啥火了?

今年暑假,在许多小区空地、广场步道、体育场上,出现了一道独特风景:孩子们在体能教练的指导下,或挥汗如雨地练习跳绳,或全神贯注地调整跳远姿势,或反复进行跑步冲刺训练。这就是正在南京走红的体育外卖——用户手机下单,教练便携带器材上门授课,为青少年提供体适能训练、体育中考提分辅导等服务。 [详细]

暑期文旅花样频出 新玩法撬动新消费

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运营经理高有弘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自成立至今,致力于在北京中轴线沿线打造艺术、科技、文化、娱乐、消费五位一体的触发式数字艺术互动消费新空间,通过汇聚面向未来的新媒体艺术创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