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中西来桥镇:拓圈强链激活产业攀高向新“红色动能”
今年以来,江苏扬中西来桥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以人才赋能为核心,创新实施“党建链+人才链+产业链”三链融合行动,探索人才赋能、党建引领、产业升级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持续推动组织堡垒建在“链”上、创新发展融在“链”上、服务赋能抓在“链”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强镇高质量发展。
以“链”拓圈,把牢产业增长“方向盘”
围绕临港产业园招商图谱,把延链、强链、补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持续深化“1+X+N”开放式组织体系,在现有三个产业链党建共同体基础上,加快布局汽车零部件、生物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链建设,拓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模式,今年上半年新落户优质项目、上下游企业5个,1家企业正加速推进标准化厂房建设,助推企业抱团发展、增产扩能。
建强“企业党支部—红色车间—红色班组—党员示范岗”先锋矩阵,坚持“双向进入、双向培养”,深化“红帆领航”“三争五融入”等企业党建品牌,坚持党员“揭榜挂帅”工作法,用好“工间休息室”“周五下午茶”等载体,引导“链”上职工党员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持续推进产业向高向新发展。
图为 亿阀科研团队与引进的国家级人才袁伟团队共同探讨检验检测问题
以业牵引,按下创新发展“稳定器”
坚持科技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加速奔跑”,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定制“一企一策”,依托企业党群活动阵地,打造议事共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平台,坚持全流程专班跟进、全要素保障服务、全周期跟踪调度,全年动态面向链上企业累计征集诉求信息、技术转化需求。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意识,紧紧围绕“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借助科技副镇长资源优势“牵线搭桥”,先后开展人才政策入企宣传、金融直通车和人才主题沙龙等“线上+线下”活动20余场。
2024年新引进国家级人才1人、省级人才项目4人次、镇江市级人才项目3个,目前,镇17家企业入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亿阀股份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成功申报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个,省级研发平台5个。
拓圈强链,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西来桥镇以拓圈强链为切入点,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通过深入调研,了解企业的产业链需求,有针对性地引进上下游企业,完善产业链条。同时,还积极推动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此外,还注重发挥特色产业的优势,打造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带动辖区中小企业发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以需共建,激活优质服务“新动能”
深化实施“产业链提质增效七大行动”,积极引导“链”上企业、机关部门、行业协会、高校共建,举办“企业家下午茶”“青年圆桌派”“政企互动恳谈会”等交流活动,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人才培树、攻坚改革等领域资源。
擦亮“‘西’心办”营商服务品牌,理清产业链党建“三张清单”,每月一次进企业、问需求、送服务,着力解决企业办事难点,打通政务服务堵点,护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制定“先锋暖链”活动方案,从先进文化润企、党建赋能强企、兑现政策惠企、财政金融暖企等方面,2024年组织安排近30场次服务对接活动,成功推进亿阀人才公寓、“津创汇”众创空间建设,持续浓厚“引凤来‘西’”的优质营商生态。
图为 开展“青年圆桌派”专题访谈会
打造人才“强”引擎,激活发展“新活力”。扬中西来桥镇人才赋能拓圈强链激活产业攀高向新“红色动能”的实践,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在今后的工作中,该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党建链"赋能"产业链",用"人才链"激活"创新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激发红色动能, 奋力谱写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董任 赵君峰)
(审核:叶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