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强强联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访问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

2025年07月24日 16:48   来源:环球网   

  2025年7月8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秘书长塞尔吉奥・穆希卡一行到访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简称青岛能源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孙维出席。会议肯定了以GIS-LCA为基础的中国碳排放标准体系的建设成果。

  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TC548 秘书长孙亮、ISO 气候协调员张晓昕博士,以及青岛能源所副所长江河清、泛能源大数据与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田亚峻研究员、冀星研究员等参与相关活动。

  江河清副所长对塞尔吉奥・穆希卡一行表示欢迎,介绍了青岛能源所的发展历程及标准化建设成果。田亚峻研究员在阐述中国碳足迹体系建设实践时,以相关技术应用为例,分析了国际标准落地中国面临的挑战。他指出,中国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的生产碳足迹差异显著,空间异质性适配是关键问题。传统碳足迹计算基于 ISO 14067 等国际标准,因缺乏背景数据与生产过程空间属性匹配规范,常导致同一案例结果多样、可信度不足,制约绿色低碳进程推进。

  青岛能源所团队通过融合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相关成果已在多领域、多地区得到应用。田亚峻表示,全球范围内空间异质性更为突出,将中国实践经验用于推动 ISO 标准升级修订,特别是在生物能源碳足迹评价等领域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国际标准,具有积极意义。

  双向赋能,共筑生物能源全球网络,会上冀星研究员提出的生物能源标准缺失问题,提议共建ISO生物能源TC:以中国生物柴油、HVO、生物航油、生物船用燃料、生物石脑油、植物沥青等九个标准为基础,在ISO框架下构建生物能源标准体系;同时,以空间碳溯源技术GIS-LCA补充完善ISCC(国际可持续碳认证)并形成CSCC体系,构建ISO框架下的国际碳溯源标准体系。以二者为基础指导全球生物能源生物经济发展。在交流过程中,双方还围绕我国双碳标准体系建设实践及经验、国际标准制定流程优化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就如何加强技术协同、数据共享等方面交换意见,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塞尔吉奥・穆希卡高度肯定青岛能源所在标准化领域取得的创新成果。他明确表示,ISO 期待进一步深化与中国的合作,鼓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积极分享实践经验与反馈建议,推动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标准,助力实现《ISO 战略 2030》的发展目标。

  据悉,ISO于2021年2月重磅发布《ISO 战略 2030》,明确以提升全球标准化话语权为核心目标,着重凸显标准化在驱动经济创新、赋能技术革新、促进社会进步及守护生态环境等维度的战略价值,并与联合国 17 项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形成深度战略协同。此次深度调研交流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未来双方将锚定标准化这一核心纽带,聚焦绿色低碳前沿领域持续深耕,合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课题,为擘画全球可持续发展新蓝图注入强劲动能。


(审核:叶玮)

推荐阅读

“冬病夏治”,兰州多措并举优化供热服务

今年,兰州继续开展供热站点整合移交、老旧管网改造等工作,着力构建多元供给、安全稳定、低价优质的供热体系,全面提升供热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详细]

成都近年落户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

大型工业无人机、全植入式脑机接口微系统、高空焊接机器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广场,“首发春熙”锦江经开区高成长企业科技产品首发活动上,集中展示4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 [详细]

爆改,大卖场“改”向何方

7月29日,南京大行宫地下广场全新投用,这片由原家乐福超市改造的4万多平方米地下空间,转型为以长江城市文化为主题、服务长江路旅游一条街的旅游集散中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