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研讨会暨首届无人机运营商大会成功举办

2025-01-13 09:09 来源:中国网

  1月14日上午,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研讨会暨首届无人机运营商大会于北京民航国际一层学术报告厅盛大举行。此次,吸引了来自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企业精英,共同聚焦行业前沿话题,深入探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市场发展等关键议题,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理事长张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于剑作为大会致辞嘉宾,共同表达了“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无人机操控员100万人才缺口,引发了“考证热潮”;“2025年,民航局在与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有关的补贴达479.6万元”,面对这样的不可复制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能够在此时抓住风口,更加是每位与会代表时刻关注的问题。同时,他们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表达了深切的期望,期待这样的盛会对于推动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发挥更重要的意义。

  在主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前局长李家祥先生发表了题为“人才是交通方式转换高质量发展之本”的主旨演讲,深刻剖析了低空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巨大潜力及发展趋势。他强调,无人机未来在各大应用场景中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人才培训的同步推进,确保技术发展与人才储备相匹配。同时,李局长指出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应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仅在特殊检查时才予以关注。此外,虽然中国无人机产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在高端技术领域,我们仍需不懈努力,追赶并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以巩固我国在全球无人机产业的领先地位。李局长的独到见解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装备司副巡视员石靖敏则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无人机产业现状,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工程师田东东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管理思路进行了分享,2024年1月1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运行,UOM 平台主要用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登记管理、操控员资质审核、民用运营合格证和相关产品的信息查询等,截止目前有320万家企业已在该平台进行了注册,操控员执照27万个,运营合格证2万个,该平台的上线运行对于规范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以及有关活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低空经济的关键装备实现突破,适航审定能力进一步提升,低空经济所需关键技术装备有望2025年列入国家专项、和国家各项研发计划,中大型无人机、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低空装备向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深入迈进, 无人机适航审定显得尤为重要,“运行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健全航空器适航审定体系,社会力量支撑适航审定工作机制有望建立,为我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和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重要保障。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运行技术研究所通用运行标准室主任郑志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审定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无论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还是“运行审定政策”他们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团体标准到政策法规的建立,体系健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自发的组织探索更为重要,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秘书长陈国华在此次会议上发布了《中国AOPA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机构行业自律的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遵守规范,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1月14日下午,大会分设两个平行专题论坛:无人机训练机构专题研讨会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分享会同期召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电子电气学院(无人机学院)副院长周超、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秘书长郭培等多位专家,围绕民用无人机人员资质新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分享、无人机运营平台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无人机训练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地方政府如何搭台,让资本在低空经济新增长点方向唱好戏,实数探索难点,借此投资分享的契机就低空经济产业投资理念、地方政府在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新举措,基础设施投资等大方向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为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姜波、姚如意)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叶玮)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研讨会暨首届无人机运营商大会成功举办

2025年01月13日 09:09   来源:中国网   

  1月14日上午,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研讨会暨首届无人机运营商大会于北京民航国际一层学术报告厅盛大举行。此次,吸引了来自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领域的众多权威专家、企业精英,共同聚焦行业前沿话题,深入探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市场发展等关键议题,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理事长张峰、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院长于剑作为大会致辞嘉宾,共同表达了“低空经济迅猛发展”催生了庞大的人才需求市场,无人机操控员100万人才缺口,引发了“考证热潮”;“2025年,民航局在与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有关的补贴达479.6万元”,面对这样的不可复制的历史发展机遇,如何能够在此时抓住风口,更加是每位与会代表时刻关注的问题。同时,他们对行业的发展前景表达了深切的期望,期待这样的盛会对于推动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发挥更重要的意义。

  在主论坛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前局长李家祥先生发表了题为“人才是交通方式转换高质量发展之本”的主旨演讲,深刻剖析了低空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巨大潜力及发展趋势。他强调,无人机未来在各大应用场景中的广泛运用,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人才培训的同步推进,确保技术发展与人才储备相匹配。同时,李局长指出无人机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操守应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非仅在特殊检查时才予以关注。此外,虽然中国无人机产能已位居世界首位,但在高端技术领域,我们仍需不懈努力,追赶并超越国际先进水平,以巩固我国在全球无人机产业的领先地位。李局长的独到见解引发了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和强烈共鸣。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装备司副巡视员石靖敏则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发展趋势与无人机产业现状,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案例,为企业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工程师田东东就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管理思路进行了分享,2024年1月1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上线运行,UOM 平台主要用于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登记管理、操控员资质审核、民用运营合格证和相关产品的信息查询等,截止目前有320万家企业已在该平台进行了注册,操控员执照27万个,运营合格证2万个,该平台的上线运行对于规范我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的飞行以及有关活动,促进无人驾驶航空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维护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

  低空经济的关键装备实现突破,适航审定能力进一步提升,低空经济所需关键技术装备有望2025年列入国家专项、和国家各项研发计划,中大型无人机、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有望实现突破性进展,低空装备向无人化、电动化、智能化方向深入迈进, 无人机适航审定显得尤为重要,“运行风险、分类管理”进一步健全航空器适航审定体系,社会力量支撑适航审定工作机制有望建立,为我国在关键领域实现技术和产业链自主可控提供重要保障。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民航运行技术研究所通用运行标准室主任郑志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审定政策进行了深入解读。无论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还是“运行审定政策”他们为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和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组织的作用日益凸显,从团体标准到政策法规的建立,体系健全、由点到面、由浅入深,自发的组织探索更为重要,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秘书长陈国华在此次会议上发布了《中国AOPA全国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训练机构行业自律的倡议书》,呼吁全行业共同遵守规范,提升行业整体素质。

  1月14日下午,大会分设两个平行专题论坛:无人机训练机构专题研讨会和低空经济产业投资分享会同期召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电子电气学院(无人机学院)副院长周超、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副秘书长郭培等多位专家,围绕民用无人机人员资质新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体系分享、无人机运营平台建设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无人机训练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地方政府如何搭台,让资本在低空经济新增长点方向唱好戏,实数探索难点,借此投资分享的契机就低空经济产业投资理念、地方政府在如何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新举措,基础设施投资等大方向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为低空经济产业的投资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姜波、姚如意)


(审核:叶玮)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免责声明:
  • 1、此文内容为广告信息服务,仅代表供稿人(供稿方)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bd2019@ce.cn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