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福建永春:天湖山的生态蝶变

2025年11月20日 17: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当前,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处于关键时期。2022年9月,泉州市成为全国率先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设区市。

试点开展以来,在自然资源部和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泉州市持续完善一系列政策措施、执行机制,各地积极推进,大胆创新,勇于探索,总结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提供了经验蓝本。近期,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陆续推出“盘活利用低效用地”系列宣传,全面展示各地典型案例和工作成效。

福建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这里曾因煤炭的大量开采而使天湖山矿区受到破坏。然而,如今一场生态修复与产业重塑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矿区正逐步实现从“黑山头”到“金山银山”的华丽转身。

精准施策 让矿山重披绿装

永春县坚持立足长远、系统谋划,摒弃“碎片化”“盲目化”修复模式,以科学手段推动矿山生态系统全面恢复。主动邀请专业技术力量,对天湖山矿区92宗废弃矿山图斑进行全面调查评估,依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启动系统性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划定生态保育区、农业复垦区、文旅开发区三大功能区,分阶段、分任务、分工程量开展整治。

针对矿区突出问题,创新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复合修复模式,推动“黑山头”加速披绿。例如,在平缓地带实施“乔木固土+灌木涵养+草本覆盖”模式,优选马尾松、木荷等耐旱耐瘠树种种植;在陡坡区域开展阶梯式削坡、锚杆喷浆等工程加固,稳固坡面后栽植爬山虎、葛藤等攀缘植物实现“岩壁披绿”;在坡度适宜、水源便利区域实施土壤改良工程,通过客土覆盖、有机肥施用及微生物修复等技术。截至目前,天湖山矿区已完成生态修复面积4608亩,恢复耕地面积249.08亩,区域植被覆盖率从35%提升至92%,实现废弃矿山图斑全面清零。

“矿山+”模式 激活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永春创新“矿山+”产业模式,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高效转化,实现“复绿”与“生金”有机统一。

创新“矿山+现代农业”模式,永春县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吸引两家农企先后投入4亿元建设40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打造5G+智慧农业的现代产业园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就业。

发展“矿山+林下经济”,建设林下经济示范馆,打造推广林下经济品牌IP形象,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无缝衔接。集中流转工矿用地、林地、园地等2000多亩土地,培育壮大林药、林菌等特色产业,吸引53家林下种植企业投资落户,建成艾草、竹荪、金线莲、灵芝等林下种植基地及青钱柳加工基地,林下经济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拉动就业700余人次,助力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以上。

在“矿山+文旅康养”方面,通过与知名科研院校的强强合作,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及“森林生态旅游与康养教师实践基地”,构建产学研推一体化科技服务体系。

长效管护 守住绿色修复成果

永春坚持“生态修复非一锤子买卖”理念,多管齐下构建长效管护体系。将矿区生态管护纳入“林长制”管理体系,配备专职护林员,严格执行“定期巡山”制度。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生态管护,构建“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多元管护格局。

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与人工监测相结合的方式,打造“空天地一体化”监测网络,实时监控植被恢复状况、水土保持成效及地质灾害风险。累计布设监测点45处,实现生态修复全过程数字化、精准化、长效化管理,为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如今,永春天湖山这座转型中的矿区已逐渐走出困境,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在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的指导下,泉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支持下,永春县将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天湖山矿区为突破口,系统推进生态治理与产业重塑,完成生态修复面积5600多亩,并因地制宜开发林下经济、立体养殖和生态旅游等新业态,实现“黑色煤都”向“绿色宝地”的跨越性转变。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厚植绿色底色,书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永春答卷”。(康伟强 陈伟真 陈挺栋)


(审核:王璐瑶)

推荐阅读

一锅温暖“咕嘟”了4000年 古人冬日美食图鉴

古人过冬的美食装备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丰富、更精致——他们不但发明了最早的火锅,还打造出精巧的便携烤肉架、设计出持续保温的温酒神器。想象一下,在古代的宴席上,有了这样的神器,宾客们就能从容不迫地品尝每一道热菜、每一口温酒,再也不用担心美食变凉。 [详细]

联合国报告显示全球45%人口居住在城市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18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世界正日益城市化,目前全球82亿人口中45%居住在城市,城市人口占比较1950年提高了一倍多。报告显示,全球城镇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例从1950年的40%降至目前的36%,而农村人口占比从40%下降到19%。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上一次发布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是在2018年。 [详细]

我国快递包裹市场规模连续11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4年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为1750.8亿件,同比增长21.5%。11月18日,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在浙江杭州市桐庐县举行的2025快递业大会上发布《全球快递发展报告》。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全球快递包裹市场业务收入与全球GDP的比值由2022年的0.56%提升至约0.58%,对全球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