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遥望科技谢如栋:“不做品牌,而是要参与品牌建设”

2025年08月14日 10: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日,遥望科技董事长兼CEO谢如栋与资深媒体人李翔进行深度对话,透露了遥望科技的发展和升级方向:不做品牌方,而是要做 “品牌服务的平台公司”,用内容与销售的生态闭环,在多变的行业中找到增长的确定性。

不做品牌,做服务品牌的新消费平台

“我们不应该去做品牌,而是参与品牌建设。” 谢如栋的观点,定下了遥望业务的核心定位。在他看来,品牌的本质是 “信用的保障”——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使用体验的信赖,但很多品牌仍停留在 “有商标无认知” 的阶段:消费者看到商标只觉得 “眼熟”,却不会在有需求时第一时间想起。

遥望的角色,正是填补这一空白。企业以“新消费服务平台”为发展方向,不涉足产品定位、研发等 “不熟悉的领域”,而是聚焦两件事:一是提炼品牌优点,通过营销放大声量,让消费者 “有需求时想到你”;二是承接销售,整合多渠道资源完成履约。这种“轻切入”模式,与传统平台形成鲜明对比。

与传统平台“聚合流量”、“服务履约”的模式有所区别,遥望的平台逻辑更强调 “共生”。谢如栋解释,他们会为品牌做 “整体诊断”,判断其当下需要什么样的声量策略,同时整合多平台渠道资源,给出销售建议并落地执行。“单一平台只能带来单一销售,我们要做的是让品牌在整个市场中脱颖而出。”

生态闭环,内容驱动流量,流量反哺销售

面对李翔对于直播、综艺、演唱会、商业地产等繁杂业务布局的疑问,谢如栋解释在这些看似繁杂的布局背后,藏着一条清晰的闭环生态,即“所有业务分两部分,一部分围绕内容做(营销),另一部分围绕销售和渠道”,用内容端的声量撬动销售端的转化。

在内容端,遥望围绕艺人构建了一套 “声量放大器”。通过参与综艺制作、演唱会宣发与招商,为艺人增加曝光,艺人声量提升后,直播间流量自然增长,转化效率随之提高。“做了一年半演唱会,艺人的商单量显著增加,这对整体变现是正向循环。” 谢如栋说。在执行层面,遥望重点聚焦 “宣发与招商” 等核心环节,执行交给外部团队,既控制成本,又保持灵活性。

在销售端,遥望则搭建了 “全链路变现网”。“润物云”通过切片短视频稳定输出内容;类货架电商补充流量入口;前置仓则解决即时需求,比如消费者在直播间买卫生巾时,既可能为 “低价囤货” 下单,也可能因急需而希望当日送达,前置仓正是为后者补上短板。

内容向的投入是为了流量,销售向的布局是为了变现,两者互为齿轮。”外界将这套体系总结为 “内容营销 + 销售落地” 的双轮驱动,更加符合平台内容属性和消费规律,有望形成更持久的增长曲线。

一场深度对话,透射出遥望科技“新消费服务平台”定位背后的业务模式,即“专注做营销方案以及销售转化”,提供从品牌诊断、营销策略制定,到全渠道销售落地的完整价值链服务。

行业人士分析,在流量红利见顶的当下,能将内容、品牌、渠道拧成一股绳的“玩家”,更有可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而谢如栋和遥望的实验,仍在继续。


(审核:王璐瑶)

推荐阅读

“清凉经济” 勾勒夏日消费新图景

物理降温,神器助力打造清凉新体验除了冰杯在饮品类大放异彩,准确切入不同场景的降温需求,以清凉眼罩、清凉冰颈圈等为代表的物理降温类产品,同样在清凉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为人们在炎炎夏日带来别样的清凉体验。美团旅行发布的《2025暑期热点及趋势报告》显示,避暑已成为游客的核心诉求,避暑游搜索量大幅上涨,西... [详细]

这个暑期,“体育外卖”有点儿火

这个暑假,体育外卖的授课方式正在一些城市兴起:不少青少年上体育培训班不用接送,家长们从手机上下单,教练带着器材上门,最近的场地可能就在自己家楼下。他们带着器械上门教体育刘晨是一名前摔跤运动员,他所在的杭州市临平区是2021年才成立的,离市中心较远,不少双职工父母自己都很难有空锻炼,更没有时间陪着孩子... [详细]

东郊记忆:废旧厂房变身“赛博桃花源”

成都东二环高架桥下,一排排红砖烟囱高耸而立,锈迹斑斑的钢铁管道缠绕着霓虹灯带。在这座在工业遗址上生长的潮流宇宙,每一次消费都是探索,每一场相遇都是奇遇,每一块红砖都展现着工业风与科技感的融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