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数据中心REIT获批,沪市多层次REITs市场释放服务数字新基建新动能

2025-06-19 11: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6月18日,万国数据中心REIT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批复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该项目底层资产为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国金数据中心,估值为19.33亿元。万国数据中心REIT作为首批落地的新型基础设施REITs项目,成为继首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挂牌后,多层次REITs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的又一鲜活案例。

争饮“头啖汤” 万国数据中心REIT落地沪市

在国家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监管部门近年来密集出台支持政策。2024年4月,证监会《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出台,首次将数据中心纳入科技创新REITs试点范畴。2025年,《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这些措施叠加支持民营经济系列政策产生巨大协同效应,为数据中心行业资产证券化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框架。

万国数据中心REIT的获批,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不仅成为践行“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鲜活案例,更通过创新民营资本参与公募REITs的实践路径,为数字基建领域打造了可复制的“募投管退”全周期解决方案,对盘活数据中心领域存量资产具有示范意义。

CPE源峰基础设施板块董事总经理叶弢表示,一系列支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数据中心REITs的落地铺平了道路。在智能化浪潮下,数据中心正日益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据中心REITs发展,筑牢数字经济底座,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层次REITs市场 释放服务数字新基建新动能

面对数据中心行业重资产、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特性,上交所持续创新产品共给,已构建包含公募REITs、持有型不动产ABS等在内的全周期、多层次融资产品体系。配合科创债、可交换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有效破解了行业“融资难、退出难”的发展瓶颈,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据了解,就在今年4月24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领域首单持有型不动产ABS“中信证券-万国数据2025年第1期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持续挂钩)”在上交所所成功挂牌上市。该产品底层资产为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总募集规模为16.09亿元,项目期限28年。距离该产品上市不到两个月,万国数据中心REIT成功推出,是多层次REITs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动实践,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

本次获批的万国数据中心REIT,其底层资产为昆山国金数据中心,是长三角枢纽节点的标杆项目。在科技金融方面,该项目募集资金将投入到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升级中,提升算力水平,满足快速增长的数字化需求,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在绿色金融方面,该项目2023年、2024年电能利用效率PUE(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水平分别为1.25、1.24,处于华东区域领先水平;此外,项目2024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100%,通过绿电交易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能够有效带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数字金融方面,该项目为数字基建领域开创了新的融资模式,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数字经济领域,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升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水平。

万国数据董事长黄伟表示,万国数据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在上交所落地,为企业全周期融资提供了重要工具,有利于吸引更多资本流入数据中心领域,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万国数据将持续探索资本市场创新工具,用好公募REITs为重要资产上市平台,推动更多优质资产纳入,为数字基建高质量发展打造好数据中心行业的权益融资样本。

业内人士认为,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和万国数据公募REITs先后在上交所落地,是多层次REITs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新基建全周期权益融资的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望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在更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政策引领实践 沪市多层次REITs市场稳步构建

据了解,就在今年5月7日,证监会债券司有关负责同志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积极强化推动建立多层次REITs市场,支持有市场潜力、有质量保障的大类资产通过ABS和REITs融资,大力发展持有型不动产类ABS。万国数据公募REITs与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的成功落地就是多层次REITs市场助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具体实践。

公募REITs与持有型不动产ABS、Pre-REITs等市场协同发展,共同为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建设多层次REITs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设施等不动产资产规模庞大、类型丰富,需要层次分明的市场结构来保证高效、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建设多层次REITs市场有利于满足投融资两端的多层次要求。通过建设多层次REITs市场,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不同层次REITs市场的投资标的,提升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发行人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不动产的运营情况在不同的REITs市场发行产品,形成资产培育、上市、提质的良性循环,大幅提升存量资产证券化效率。

今年正值首批REITs上市四周年。在证监会的统筹指导下,上交所已成为我国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主要上市(挂牌)场所。截至5月底,沪市REITs达44只,发行规模1,216亿元(含扩募);已有21单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申报,其中6单项目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22亿元,主体涵盖了央企、国企、民企和不动产私募基金等,底层资产涵盖高速公路、租赁住房、数据中心、商业物业等类型。伴随市场扩容增类,沪市市场生态也在不断完善,市场均衡机制韧性得到增强,多层次REITs市场稳步构建,必将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王璐瑶)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万国数据中心REIT获批,沪市多层次REITs市场释放服务数字新基建新动能

2025年06月19日 11:13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6月18日,万国数据中心REIT正式获得中国证监会准予注册批复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该项目底层资产为位于江苏省昆山市的国金数据中心,估值为19.33亿元。万国数据中心REIT作为首批落地的新型基础设施REITs项目,成为继首单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ABS挂牌后,多层次REITs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数字金融和绿色金融,支持新型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的又一鲜活案例。

争饮“头啖汤” 万国数据中心REIT落地沪市

在国家持续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监管部门近年来密集出台支持政策。2024年4月,证监会《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出台,首次将数据中心纳入科技创新REITs试点范畴。2025年,《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支持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新型基础设施以及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等领域项目发行REITs。这些措施叠加支持民营经济系列政策产生巨大协同效应,为数据中心行业资产证券化构建了完善的政策框架。

万国数据中心REIT的获批,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服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该项目不仅成为践行“科技金融”大文章的鲜活案例,更通过创新民营资本参与公募REITs的实践路径,为数字基建领域打造了可复制的“募投管退”全周期解决方案,对盘活数据中心领域存量资产具有示范意义。

CPE源峰基础设施板块董事总经理叶弢表示,一系列支持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数据中心行业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也为数据中心REITs的落地铺平了道路。在智能化浪潮下,数据中心正日益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数据中心REITs发展,筑牢数字经济底座,已成为当前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多层次REITs市场 释放服务数字新基建新动能

面对数据中心行业重资产、投资成本高、回报周期长的特性,上交所持续创新产品共给,已构建包含公募REITs、持有型不动产ABS等在内的全周期、多层次融资产品体系。配合科创债、可交换债等多元化融资工具,有效破解了行业“融资难、退出难”的发展瓶颈,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精准注入金融活水。

据了解,就在今年4月24日,中国数字基础设施领域首单持有型不动产ABS“中信证券-万国数据2025年第1期数据中心持有型不动产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持续挂钩)”在上交所所成功挂牌上市。该产品底层资产为位于北京的数据中心,总募集规模为16.09亿元,项目期限28年。距离该产品上市不到两个月,万国数据中心REIT成功推出,是多层次REITs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生动实践,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发挥了良好示范作用。

本次获批的万国数据中心REIT,其底层资产为昆山国金数据中心,是长三角枢纽节点的标杆项目。在科技金融方面,该项目募集资金将投入到数据中心的建设与升级中,提升算力水平,满足快速增长的数字化需求,助力科技创新发展。在绿色金融方面,该项目2023年、2024年电能利用效率PUE(评价数据中心能源效率的指标)水平分别为1.25、1.24,处于华东区域领先水平;此外,项目2024年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达100%,通过绿电交易年减排二氧化碳12万吨,能够有效带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在数字金融方面,该项目为数字基建领域开创了新的融资模式,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数字经济领域,推动数字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提升经济社会的数字化水平。

万国数据董事长黄伟表示,万国数据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在上交所落地,为企业全周期融资提供了重要工具,有利于吸引更多资本流入数据中心领域,为行业发展带来强大动能。万国数据将持续探索资本市场创新工具,用好公募REITs为重要资产上市平台,推动更多优质资产纳入,为数字基建高质量发展打造好数据中心行业的权益融资样本。

业内人士认为,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和万国数据公募REITs先后在上交所落地,是多层次REITs市场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新基建全周期权益融资的典型案例,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望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在更多领域实现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政策引领实践 沪市多层次REITs市场稳步构建

据了解,就在今年5月7日,证监会债券司有关负责同志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资产证券化业务委员会2025年第一次工作会议上表示,积极强化推动建立多层次REITs市场,支持有市场潜力、有质量保障的大类资产通过ABS和REITs融资,大力发展持有型不动产类ABS。万国数据公募REITs与持有型不动产ABS产品的成功落地就是多层次REITs市场助力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的具体实践。

公募REITs与持有型不动产ABS、Pre-REITs等市场协同发展,共同为我国多层次REITs市场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一方面,建设多层次REITs市场是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我国基础设施等不动产资产规模庞大、类型丰富,需要层次分明的市场结构来保证高效、平稳运行。另一方面,建设多层次REITs市场有利于满足投融资两端的多层次要求。通过建设多层次REITs市场,投资者可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不同层次REITs市场的投资标的,提升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度;发行人可以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及不动产的运营情况在不同的REITs市场发行产品,形成资产培育、上市、提质的良性循环,大幅提升存量资产证券化效率。

今年正值首批REITs上市四周年。在证监会的统筹指导下,上交所已成为我国公募REITs和持有型不动产ABS主要上市(挂牌)场所。截至5月底,沪市REITs达44只,发行规模1,216亿元(含扩募);已有21单持有型不动产ABS项目申报,其中6单项目成功发行,发行规模122亿元,主体涵盖了央企、国企、民企和不动产私募基金等,底层资产涵盖高速公路、租赁住房、数据中心、商业物业等类型。伴随市场扩容增类,沪市市场生态也在不断完善,市场均衡机制韧性得到增强,多层次REITs市场稳步构建,必将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有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前请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


(审核:王璐瑶)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免责声明:
  • 1、此文内容为广告信息服务,仅代表供稿人(供稿方)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bd2019@ce.cn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