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储银行三亚市分行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见真章、显实效

2025-04-24 13: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高效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指导精神,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面摸排融资需求,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及时、精准对接,减少惠企政策和市场主体体感之间的温差。

三亚尚慕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蒙牛品牌牛奶饮料及其他饮料的销售,系蒙牛三亚地区代理之一。目前已经从事该行业5年多,行业经营经验丰富。2024年9月,企业成功申请了信用贷款110万,还款计划为等额本息方式,每月均按时正常还款。但2025年借款人出现临时性财务困难,主要原因是2025年蒙牛代理权未能续约,导致现阶段经营规模缩小,引起的临时资金紧张问题。借款人还款意愿强烈,企业并无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或恶意欠息,信用较好。

为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信贷经理在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后,给企业申请了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的周转贷贷款产品,即借款企业仍存在经营性活动,但到期后无法全额还本付息的客户,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给予客户办理周转贷款,进一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暂时性经营难关,保持企业征信正常。

截至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累计走访市场主体超2864户,已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73825.8万元,累计放款51960.83万元。为助力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邮储力量。(陈建峰 王梦冰)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信息服务 > 正文

邮储银行三亚市分行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见真章、显实效

2025年04月24日 13: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25年,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高效落实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指导精神,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园区、社区、乡村,全面摸排融资需求,对于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及时、精准对接,减少惠企政策和市场主体体感之间的温差。

三亚尚慕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主营蒙牛品牌牛奶饮料及其他饮料的销售,系蒙牛三亚地区代理之一。目前已经从事该行业5年多,行业经营经验丰富。2024年9月,企业成功申请了信用贷款110万,还款计划为等额本息方式,每月均按时正常还款。但2025年借款人出现临时性财务困难,主要原因是2025年蒙牛代理权未能续约,导致现阶段经营规模缩小,引起的临时资金紧张问题。借款人还款意愿强烈,企业并无恶意逃废银行债务或恶意欠息,信用较好。

为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信贷经理在了解企业目前的经营情况后,给企业申请了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的周转贷贷款产品,即借款企业仍存在经营性活动,但到期后无法全额还本付息的客户,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给予客户办理周转贷款,进一步帮助小微企业渡过暂时性经营难关,保持企业征信正常。

截至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三亚市分行累计走访市场主体超2864户,已向“推荐清单”内小微企业授信73825.8万元,累计放款51960.83万元。为助力民营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邮储力量。(陈建峰 王梦冰)


(审核:欧云海)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

  • 中国经济网免责声明:
  • 1、此文内容为广告信息服务,仅代表供稿人(供稿方)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 2、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3、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bd2019@ce.cn
关于经济日报社报社编委会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举报电话:18510915000 处置流程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