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经济”:便利之下,隐忧何解?

2025-11-06 06:25 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上门经济”:便利之下,隐忧何解?

2025年11月06日 06:25   来源:中国妇女报   高亚菲

眼下,从喂宠、代厨到“体育外卖”和按摩……“上门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上门经济”的兴起,反映了服务业链条延伸与业态的持续细化,既契合了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上门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现实挑战也不容忽视

因此,要在制度层面持续完善,构建起多方共治的治理体系,支撑“上门经济”在规范中实现长远健康发展

指尖轻点,服务上门。眼下,从喂宠、代厨到“体育外卖”和按摩……“上门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融入日常生活。

这股依托互联网兴起的风潮,不仅重塑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开辟了灵活的就业新赛道,更标记着“家”作为消费终端的变迁。过去很多需要消费者到店享受的服务被“搬”到家中,让“服务到家”成了许多人生活消费的一种新选择。

服务上门 各取所需

“‘面包’宝贝,是不是变胖啦?”刚从外地出差回到上海的吴女士紧紧抱起一周没见的猫咪“面包”,爱不释手地转了几圈。

吴女士因工作需要时常出差,隔三岔五就会在网络平台选择宠物上门服务,她认为这让她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我感觉自己是个挺挑剔的人,但这家的伴宠师我很满意。”每一次,上门服务的伴宠师都会把工作的视频回传给吴女士。她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宠物上门服务不但可以给宠物喂食,还负责铲屎添砂,给宠物区清理打扫,拍照记录。“这个服务让我省了不少心,而且一次团购才几十块钱,很划算。服务期间,伴宠师会全程录制视频。我们只需要提前交托钥匙,服务结束后他们会将钥匙放回原处。如果想更放心,在家安个摄像头也能随时查看猫咪的情况。”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像吴女士这样习惯使用上门服务的人已不在少数。如今,“上门经济”所衍生的服务分工也愈加多样化,服务类型从上门保洁、上门维修等传统家政服务领域,向更加多元的领域拓展,像上门推拿、上门美甲、上门喂养、上门拍照等诸多以往需要到店消费的服务内容,均开启了“上门模式”。

家住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附近的张利利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体验过上门保洁、维修电器以及清洗油烟机的服务。她一般从小程序下单,下单时需要选择开荒保洁还是日常保洁,开荒保洁的费用会更高一些。

“我对比过不少家,基本每小时在几十元到上百元这个区间。”张利利表示,若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打扫,平台会根据小程序上公示的标准费率,加收约二三十元的费用。

提及选择上门服务的初衷,张利利表示主要还是认可平台的服务和安全保障。“正规的渠道会让我觉得更有保障,我一般选择市场上已有一些口碑的服务商。”有了良好的开端,张利利表示今后也很乐意继续尝试。不过,对于平台的服务她认为还有待提高:“很多额外费用的收取,在原订单上是没有体现的,希望未来上门服务能够更加规范完善,更加为消费者着想。”

推陈出新 却有隐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上门服务已衍生出“原生”与“迁移”之别,像上门家政这类必须在家完成的服务属于“原生”服务;现在兴起的上门喂养、代厨、“体育外卖”等服务,则是将服务的触角从门店延伸至用户家中,被视为这个领域里的“新面孔”。

一直以来,人们对体育课或健身课的想象,总是围绕着学校的操场或者专业的训练场馆展开。如今,“体育外卖”也悄悄兴起,体育课也可以搬到家里来进行。

家住河南的阿晴,一直希望上小学的儿子能多锻炼身体。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社交平台发现了“上门体育教练”服务,便试着找到了负责她家区域的跳绳老师。家门口的小区成了现成的训练场,非常方便。

令她惊喜的是,效果也立竿见影:“我儿子以前跳绳姿势不对,教练仅一节课就帮着改善了很多!”阿晴对此十分满意,还将孩子的训练视频分享到社交平台,引来不少家长咨询。

诚然,上门服务有许多便利,但也由于交易平台监管尚不严谨,上门服务的雇佣双方出现纠纷的情况时有发生。

住在广东深圳南山区的可可,已有数百次上门喂养的兼职经验。她总结道,这项工作需格外注重细节:接单前,她会先确认雇主家中是否已安装防护窗与监控。“没有封窗的家庭我绝不接单,不仅如此,客户家里安装监控对双方来说都是一种保障,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可可明确表示。此外,她也遇到过环境脏乱或雇主忘记远程开门的情况,她说对于这种缺乏时间观念和卫生意识的客户,将不再继续合作。

多方合力 规范发展

可可的烦恼并不是个例,打开某社交软件搜索“上门服务”,有不少用户都在吐槽自己的遭遇。

湖南的小熊就因为最近的上门美甲陷入苦恼。小熊表示,因为自己坐月子没办法出门,又心痒想做美甲,于是在网上预约了一家上门美甲。没想到美甲做完没多久她的手指就隐隐作痛,过了两三天发现部分指甲化脓了。

“做了许多年美甲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小熊后悔万分,怀疑是上门美甲的店铺没有进行规范的消毒流程才导致这样的结果,但她去找商家理论也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花了我400多块钱,以后再也不找上门美甲了!”

“‘上门经济’的兴起,反映了服务业链条延伸与业态的持续细化。它既契合了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也成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李长安表示。李长安认为,随着规模扩大,这一模式不但能够创造大量就业岗位,而且能够借助数字技术催生新的创业领域,为劳动者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与此同时,李长安表示,“上门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面临的几大现实挑战也不容忽视。首先是劳动关系界定模糊,在平台模式下,劳动者与平台的关系性质不清,导致权益保障缺失、社会保障责任主体不明。其次,服务质量的统一评价标准缺乏,纠纷发生后的投诉与调解机制不畅通。此外,其服务流程线上接单、线下完成的特点,也对传统监管模式构成了新的挑战。

“推动‘上门经济’从当前的快速生长走向健康成熟,需要政府、平台、行业组织以及劳动者与消费者等多方协同努力。”李长安认为,政府层面,应尽快细化监管规则,明确行业标准与底线,尤其对欺诈、侵害权益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引导行业走向规范化发展。平台层面,应建立严格的从业者审核机制与用户评价体系,从源头上把控服务质量,同时平衡好消费者与劳动者双方的权益保障,构建可信的服务环境。行业组织,包括工会、行业协会等,应积极发挥引导与协调作用,推动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与服务标准,弥补制度空白,增强行业自律。

随着上门服务类型不断扩展,从传统家政延伸到医疗、代厨等新领域,服务质量评价、纠纷处理与平台责任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未来,唯有在制度层面持续完善,构建起多方共治的治理体系,才能支撑‘上门经济’在规范中实现长远健康发展。”李长安说。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