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中小学生11月喜提5天“春秋假”

2025-10-21 06:46 来源:重庆晨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多地中小学生11月喜提5天“春秋假”

2025年10月21日 06:46   来源:重庆晨报   

随着多地宣布将从今秋起试行中小学“春秋假”,不少地方将“春秋假”安排在11月,为期3天,连上周末,中小学生可“喜提”5天“小长假”。多家旅行社向记者表示,近期有不少家长咨询秋假相关产品。

旅行社紧锣密鼓筹备产品

从各地发布的通知来看,浙江省的宁波、湖州、嘉兴、金华兰溪、台州椒江、台州三门、台州天台;广东佛山等地的2025年春秋假时间均安排在11月12日至14日,与周末的15日、16日衔接,形成5天假期。

浙江省的衢州2025年秋假时间暂定为11月19日至21日,与周末的22日、23日衔接,形成5天假期;金华(除兰溪)秋假时间普遍安排在11月21日至25日,同样是与11月22日、23日的周末衔接,形成5天假期。

随着秋假时间陆续公布,地方旅行社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相关产品。

10月15日,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宣布,推出“跟着课本去旅行”主题系列产品,并同步上线近20条面向学校集体的秋假研学主题线路。

“通知出来后,国内的挺多路线都有变更,就是景点上针对秋假做一些略微调整。”浙江嘉兴某旅行社门店店员张妍(化名)向记者表示,“本来我们拿了一些位置是收平时团的,(通知发布后)我们有些位置就拿出来专门设计了亲子产品,比如行程中增加了一些更适合亲子游和学生的产品。”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近一周,出发日期在11月12日至16日的热门亲子航班同比上涨近一倍,主要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成都、上海、西安、贵阳、重庆、昆明、海口、三亚、南京。

去哪儿旅行数据显示,11月12日至16日,宁波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2.18倍;11月12日至16日,佛山出发的机票比去年同期增长2.76倍,最热门的10个目的地依次是北京、杭州、上海、舟山、温州、成都、阜阳、宁波、青岛和芜湖,其中去往北京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9倍。

关于秋假的咨询量上升

“我们门店关于秋假的咨询量是有上升的。”张妍说,“虽然浙江省的通知很早就公布了,但学校里是最近才发的通知,之前也有家长来问,但这两天稍微多一些。”

多家旅行社人士也表示,从目前家长的咨询情况来看,北京和西安是最热门的秋假出行目的地。“对中小学生而言,不少家长可能比较青睐这种古都、有文化底蕴的地方。另外暑期去天气热人又多,秋假出行人也没那么多,气温也合适。”金华百事通婺城区宾虹路第一门市负责人陈吟指出。

如广之旅的“跟着课本去旅行”系列产品目的地涵盖广西、西安、四川、北京、云南、安徽、福建、湖南及华东地区,行程精选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秦兵马俑》《黄山奇石》《永定土楼》等课文中的经典场景,让学生亲身感受“书本里的中国”。

陈吟表示,虽然假期有5天时间,但目前四天左右时间的产品更受欢迎。“因为返程后还有一天可以休息,或者学生还有作业要做。”陈吟指出,从目前咨询的情况来看,可能两三天的短途游产品会更受欢迎,因此现在考虑做的秋假产品可能更多还是以两三天的短途游为主。

将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

有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已经摆脱了供给不足的状态,而是面临旅游出行过度集中、消费者体验差,淡季需求又严重不足的现状。春秋假的多地推行可以缓解这一情况。对于消费者而言,11月是旅游的传统淡季,无论是机票价格还是酒店价格相较旺季下降三成以上,旅游人数相对较少、旅游体验也大大提升,是错峰旅游的选择。同时,11月中旬也是南方省份赏秋的最佳时间,无论是本地游、省内游还是跨省游均有非常丰富的旅游体验。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旅游商家来说,在公商务出行人数下降的背景下,亲子游是很好的补充。据测算,一张儿童票能够带动1~2张成人票的消费。在今年国庆,一张儿童票甚至能带动3~4张成人票的购买,有效拉动全家游、携老游的预订。

广之旅国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逐步推行,将为国内旅游市场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政策也推动文旅产业与教育需求的更深层次结合:未来,随着家庭和学校对假期教育价值的日益重视,市场上兼具游览性、教育性与实践性的专业研学及亲子产品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

新闻纵深

春秋假究竟应该怎么休?

春秋假究竟应该怎么休?一些先行先试的地区提供了有益经验。

杭州是国内最早探索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城市,20余年的实践,让“每年春秋出门走走”成为许多杭州家庭的生活习惯。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张军林表示,“杭州经验”最重要的一点,是教育部门和学校要把“托底”责任落实到位,提升假期托管等服务水平,不能“一放了之”。

与教育发达的杭州不同,地处山区的湖北恩施州,在探索中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春秋假形式。今年春假期间,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春耕农忙”实践,让学生观察植物生长、绘制自然笔记;今年秋假正值收获季,不少学校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接触自然、参与秋收劳动。

“我们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可以通过劳动实践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培养节约意识和生活能力。”恩施州咸丰县坪坝营镇杨洞中小学校校长敖超说。

恩施州教育局工作人员吴振介绍,教育部门严禁学校在秋假期间给学生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实践报告等;不对假期活动进行考核、评比,不要求学校报送总结材料,避免增加教师负担。

细化配套政策避免制度走样

受访专家表示,春秋假制度能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对文旅消费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下一步还需细化配套保障政策、完善监督约束机制,避免制度变形走样。

首先,要切实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让家长与孩子可以“同频休假”。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建议,由各地教育部门会同劳动人事部门统筹安排中小学春秋假,确保有子女的职工自主安排带薪休假、弹性休假。

其次,应结合本地实际合理设置假期,避免全国“一刀切”。辽宁省沈抚育才实验学校小学部副校长常健康说,各地气候差异很大,根据本地季节特点错峰放春秋假,踏青、赏秋的体验会更好,出行成本也更低。

再次,落实中小学春秋假制度需要加强多部门协作,联合推进实施。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向东认为,相对于地方文旅、发展改革等部门的积极态度,当前地方教育系统对于推进春秋假的态度普遍比较审慎,大多还在观察研究试点地区的经验。“实施春秋假的主体责任集中于教育系统,但与之相关的安全风险、教学压力、孩子沉迷网络等现实问题非一家之力能解决,需要加强跨部门协作。”他说。

专家还建议,规范假期托管服务的收费项目,完善教师假期加班薪酬保障;鼓励有资质的社会机构组织游学、场馆育人课程等,进一步丰富春秋假文旅产品。

新闻观察

有解之题为何仍成困局?

近日,广东佛山有家长以“孩子放假家长无假带娃”“孩子应专注学习”为由投诉“取消秋假”,引发热议。而事实上,教育部门和学校已明确给出免费留校托管、学校组织校外实践、家长自行带娃三项解决方法,做好了兜底方案。有超过3000所中小学的广州,秋假“遇冷”,广州市教育局表示截至10月15日仅7所学校进行了秋假备案。

春秋假有全面的兜底保障,仍出现“有解仍投诉”现象,为什么?怎么办?

教育生态恶化的“欠债”

“主张孩子应专注学习”的背后,暴露出部分家长将教育窄化为知识灌输、将假期等同于学业停滞的认知偏差。这种观念忽视了社会实践、自然体验对培养完整人格的不可替代价值,折射出功利教育观对家长群体的深度束缚。

但是,“有解仍投诉”也深层次地暴露了教育治理中长期积累的信任赤字与路径依赖。家长的反对声音,表面上源于现实困境与教育理念的差异,但其背后,是长期以来教育生态恶化所种下的苦果。政府部门对违规办学,尤其是对“掐尖”招生、超前教学等行为事实上的监管不力甚至纵容,破坏了教育的公平秩序与良性竞争环境,“鸡娃”与“内卷”成为家长的被迫选择。

当整个教育体系都在向“分数”看齐时,任何可能“耽误”学习时间的安排,都会触动家长敏感的神经。他们并非不理解素质教育与假期调节的价值,而是在畸形的竞争压力下,不敢让孩子“掉队”。这种心态的失衡,根源在于教育生态的失序。

佛山秋假风波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它提醒我们,修复被破坏的教育生态、重建公众对教育改革的信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彼端“欠的债”可影响此端的“公信力”。

坚持战略定力 优化配套措施

此外,依法办学的主体责任不应因“投诉”压力而退让。设置秋假,是遵循教育规律,为学生提供张弛有度的成长空间的科学尝试。教育部门作为政策制定者与监督者,其职责是确保政策的科学性与合法性,并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支持,如本次推出的托管服务。

教育政策必须超越舆论的裹挟,坚守育人的初心。“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应成为公共政策的决策逻辑。政府自身必须警惕被短期、嘈杂的舆论所绑架。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强、周期长的事业,其政策制定需要的是远见、定力与科学精神,而非对反对声音的简单迎合。

本次秋假政策所附带的解决方案,已经体现了对家长实际困难的体恤。政府的责任在于坚持方向,并持续优化配套措施。教育主管部门既需要倾听民意、完善服务,更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引导社会理性思考教育的本质。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