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美食节,让消费更加热辣滚烫
“3、2、1,开街!”8月22日晚,随着一阵响亮的铜锣声,花溪公园1号门前千盏灯笼点亮,爽爽贵阳·花溪之夏美食节正式开街。
作为“爽爽贵阳·世界风味嘉年华”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美食节是贵阳市花溪区提振消费、推动文商旅深入融合的重要举措,秉持“差异体验”理念,围绕“精酿啤酒、精品咖啡、精致美食、精彩非遗”深度融合,策划“四精”城市生活的丰富互动内容,涵盖贵州省9个地州市的24类风味小吃,致力于打造一场兼具时尚化、差异化、大众化、市场化的美食盛宴,为居民、游客创造更具沉浸感和参与感的餐饮消费新场景、新体验。
餐饮是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暑期是文旅消费旺季,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美食节在全国各地相继启动,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餐饮收入31984亿元,同比增长3.8%。
在新疆昌吉市,“2025新疆舌尖上的丝绸之路美食节暨昌吉州美食文化旅游节”为中外游客奉上了一场味蕾上的狂欢,不仅椒麻鸡、馕坑肉、油糕、炒米粉、大盘鸡等各类新疆美食令人垂涎欲滴,机器人掌勺、无人机送餐以及万人免费吃、民间技艺展演等场景和活动,更是人潮涌动。这场以美食为媒、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盛会,通过品美食、促交流、话合作,已成为展示新疆丝绸之路美食风采和民俗魅力的重要舞台。
值得一提的是,美食节期间,昌吉州还推出了一系列扩消费活动,例如全力打造“品着美食去旅行、跟着演出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精品线路,全州各县市联动举办30项文化体育旅游活动,覆盖各年龄段的不同消费群体。与此同时,昌吉州各县市也同步开启了惠民街市,一系列让利促消费活动将持续至9月中旬——昌吉州近期投放2000万元“乐享美食游昌吉”消费券,覆盖餐饮、零售、电子3C产品、购车、景区门票等多个领域;昌吉州文旅局额外发放100万元“美食文化旅游节消费券”。全疆200余家地标餐厅将同步开启“惠民消费月”,各县市推出景区门票减免、住宿餐饮专享折扣的“文旅大礼包”;昌吉市还开通了市区至主会场及两大分会场的夜游专线免费巴士,活动现场营业时间延长至每日23时,为消费者营造更优质的体验。
无独有偶,8月22日启动的2025年湖北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夜宴”第五季主题活动暨啤酒美食消费之夜,也拉开了当地扩消费系列活动的序幕。8—9月,该区将联合多家商业综合体推出“七夕恰相逢”“感恩教师节”“开学季”等多主题、多场次消费促进活动,进一步丰富夜间经济内涵,提升消费体验。伍家岗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轮活动注重商旅文体融合与数字消费赋能,旨在打造具有辨识度的本地消费品牌,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各地美食街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商务部推出的2025年“中华美食荟”活动,更是为餐饮消费高质量发展备添助力。该活动以“乐享中华美食,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推出120余项特色餐饮促消费活动,指导各地结合传统节日、消费旺季、电影黄金档、大型赛事和文体活动等,打造餐饮消费活动矩阵,培育餐饮消费新热点。
9月12—14日,第二十六届中国美食节、第三届中国海洋美食文化节、2025民族美食文化节将于青岛举办。作为2025“中华美食荟”系列活动之一,本届美食节将以“硬件设施品质提升、滨海场景时尚再造、文化活动多维呈现”为引擎,以“强化招商准入、强化系统思维、强化特殊服务”为抓手,联动青岛文旅资源,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
“为更好发挥美食节的溢出效应,活动主办方可从以下多个方面持续发力。”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王鹏副研究员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是强化品牌建设。各地政府部门应依据当地文化与美食资源打造特色品牌,赋予美食节独特主题与文化内涵。利用多元媒体宣传推广,邀请网红直播推荐,扩大品牌影响力与传播范围。
二是丰富活动体验。增加美食制作演示、烹饪比赛等互动环节,让消费者参与其中,增强体验感与参与度。举办音乐表演、民俗展示等配套文化活动,融合美食与文化艺术,提升活动吸引力。同时,推动餐饮与旅游深度结合,开发美食旅游套餐与线路,实现餐饮与旅游消费相互促进。鼓励餐饮与零售、电商合作,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拓展特色美食销售渠道。
三是完善服务保障。加强美食节食品安全监管,建立管理制度,审查商家资质,抽检食品,打击违法行为。优化交通与场地设施,合理规划布局,增加基础设施,加强环境卫生管理。
此外,王鹏建议建立长效机制。“美食节结束后应及时进行总结评估,改进策划、组织与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注意培养美食节策划、组织、管理专业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