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型无人车成智慧生活好伙伴
清晨的长沙街头,一辆不足3米长的萌态无人配送车正灵活穿梭,将顺丰快递小哥的近200件包裹精准送达驿站;社区里,九识智能无人车为生鲜加上“冷链保鲜锁”;工业园区内,搭载激光雷达的安防车24小时无休巡逻,智能环卫车沿路清扫,街道光洁如新……这并非科幻电影片段,而是长沙、湖南湘江新区市民触手可及的日常。功能型无人车已从实验室驶入现实,成为智慧生活的“标配”。
场景破局
无人车应用拓展成人力困局“最优解”
7月14日,在顺丰快递谷苑路网点,负责人王明远的手机屏幕闪烁着无人车运行轨迹。他点击发车指令,载着192件包裹的无人车自动驶向覆盖8个小区的配送圈,抵达指定停靠点后,快递员将快件“接力”送入各小区菜鸟驿站,无人车则沿设定路线自动返航。根据路线长短,耗时约为40分钟到1个小时不等。
“别看它小,单趟能装200件,设好路线自动跑完5至10个小区,省下快递员大量往返时间。”目前两辆车的运力远不能满足需求,他急切期盼10辆车尽快到位。
记者了解到,湖南顺丰速运有限公司与新石器无人车合作,将在湘江新区投放69辆无人配送车。据悉,截至今年5月,湖南顺丰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6%,无人车的规模化应用成为进一步提升效率的重要抓手。顺丰将在全省各市州城市和乡镇的各种场景推广使用无人车,用科技创新推动物流行业升级。
突破物流边界,无人车在安防领域开辟全新战线。7月9日,九识智能无人安防车进驻湘江智能网联产业园,开启紧锣密鼓的测试。该车集激光雷达、多光谱摄像头于一身,具备毫秒级360度感知能力。智芯云途网联技术部部长龙腾蛟详解其强大功能链:“自动驾驶巡逻只是基础,它更能实现违停抓拍、人脸识别、远程喊话、一键报警,通过多技术协同实现全域无死角安防覆盖。”未来,智芯云途将与九识深度共建安防场景,让无人车化身“平安卫士”。
目前,湘江新区大力推进功能型无人车场景,九识智能积极抢抓窗口期,依托自主可控、具备成熟商业落地能力的L4级自动驾驶全栈技术,快速完成测试申请与车队准备,率先进入实测阶段,成为首批获得湘江新区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编码的功能型无人车企业之一。
近年来,长沙已摘得智能网联汽车五块“国家级牌照”,产业发展力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已构建起“测试—基建—场景”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今年2月,长沙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总里程达1107.1公里(单向),覆盖城市主干道、园区道路等全场景;3月,“车路云一体化”先行区的启动,为4家生态企业颁发功能型无人车上路行驶编码,将通过在先行区实行全域开放测试、基建升级、场景创新等举措,推动车、路、云深度融合。
政策破冰
121张“身份证”激活商业化快车道
无人车大规模落地,离不开政策前瞻性铺路。今年5月,湘江新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实施细则(试行)》出台,首次明确取得编码的无人车可开展商业化试点。
政策绿灯亮起,生态协同迅速响应——新区向文远知行、九识智能等4家企业发放第二批86张测试编码,累计发放量达121张。智芯云途作为关键推手,密集与头部企业达成合作,推动场景应用向深度运营跃升。
此外,支撑海量无人车安全运行的“幕后助力”,是湘江新区打造的“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基座。湘江智能搭建的智能网联云控平台,已接入近3000台智能网联车辆,实时监控运行状态、交通事件及网络安全,实现7×24小时自动监管。该平台不仅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区域分中心,更构建起覆盖全省的监管网络。
智芯云途近期发布的《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与应用整体解决方案》,将新区经验升级为可复制的系统工程:以“四大工程”(基础设施、云控平台、应用场景、检测认证)为骨架,形成“建设—测试—应用—运营”全周期闭环。
智芯云途执行董事、总经理陈平原介绍:“将本地智慧转化为通用语言,让任何城市都可‘按图索骥’。”其中《智慧道路专篇》提供道路智能化改造的“标准施工图”,《智慧园区专篇》则以“1底座+1中枢+1中心+N应用”框架,破解园区数字化转型难题。
“未来,功能型无人车将在物流、安保等更多场景应用,成为大家的生活伙伴。”据湘江智能技术总监刘凯介绍,预计到2026年,将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千辆级的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覆盖无人出租车、无人物流车等六大典型场景,并协同产业生态伙伴向全省推广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打造全国领先示范样板。
(柯鸣 胡益虎)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