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推出两大创新举措破解养老难题
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记者从重庆市民政局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重庆市推出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试点项目,学生享受免学费住宿费、奖助学金等福利,毕业后将在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等岗位开启职业生涯。
当天,重庆市民政局正式推出两项创新举措——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试点与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政策,着力提升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与居家养老安全舒适度,切实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安”。
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重庆市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801万人。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仅1.7万人,养老服务人才短缺,制约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为突破这一瓶颈,重庆创新推出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试点项目。该项目由重庆市民政局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联合打造,实施时间为2025年至2027年(共三届),仅限生源地为重庆的高中阶段学校毕业生(含同等学力)报考,计划每届招收100人,三届一共招收300人。今年,通过全国统一高考,在高职专科批实施录取,安排招生计划100人。
考生只需符合参加相应考试且成绩达标、填报专业志愿、热爱养老服务工作等条件,就有机会成为“公费生”,享受免学费住宿费、奖助学金等福利。毕业后,他们将在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等岗位开启职业生涯。
在经费保障上,重庆市民政局拟投资近1000万元,全额承担学生在校期间每年7000余元的学费、住宿费;试点项目实行“订单式”培养、定向就业,项目招收的学生须与学校、市民政局签署定向协议,毕业后由市、区两级民政部门统筹安排至主城都市区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养老机构工作,履约服务不少于三年。
在培养模式上,围绕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开设课程,试点院校将聘用试点养老机构高水平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任教,定期组织学生到试点养老机构实习实践,引导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养老护理员等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推动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精准对接。
重庆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投入近1000万元,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实施养老服务高技能人才公费培养。实施“定单式”培养与定向就业,构建“引、育、评、用、留”全链条保障体系。其中, 2025年~2027年计划招收300名高中阶段毕业生(含同等学力),每年100人。招生通过全国统一高考高职专科批录取。公费生享受学费、住宿费全免及奖助学金,拥有丰富实习实践与交流机会。毕业生将进入养老护理员、康复治疗师等岗位,转正后薪资可达5000元~7000元。
给予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
除了培育专业养老服务人才,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也为重黔老年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温暖。
今年上半年,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商务委员会制定了《2025年重庆市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政策实施方案》,该政策打破户籍限制,全市常住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均可按规定流程获取申购资格,不方便自行购买的老人还可由他人代买代付享受补贴。补贴产品涵盖7大场景39类,从地面防滑产品到智能监护设备,全方位满足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该市同步推出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补贴政策,旨在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环境。打破户籍限制,全市常住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均可按规定申请。补贴涵盖地面防滑、智能监护等7大场景、39类适老化产品。老年人或其代理人通过“渝快办”APP等平台获取申购码,购买产品时出示即可享受产品价格20%的即时立减优惠(最高补贴3000元)。
“‘人才造血’与‘环境焕新’双管齐下,旨在为养老服务注入专业力量,让居家养老安全无忧、舒适便捷。”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徐松强说,此次推出的养老服务创新组合拳,直面核心痛点,既为行业培育急需的专业人才,又为老年人居家生活带来实质性改善,为应对“银发浪潮”提供了有力的“重庆方案”。
(审核:欧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