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业“追光”,年轻人将兴趣“变现”

2025-04-09 06:40 来源:金陵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审核:欧云海)
光影之间
光影之间
记者专栏
首页 > 推荐阅读 > 正文

副业“追光”,年轻人将兴趣“变现”

2025年04月09日 06:40   来源:金陵晚报   

平台经济催生“斜杠青年”新势力

副业“追光”,年轻人将兴趣“变现”

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发展下,就业方式和就业工种开始多元化。年轻人正在掀起“副业潮”,下班、放学后做副业赚钱的帖文在社交媒体频频“出圈”。记者采访多位开拓副业的年轻人,他们表示,做副业如同开启了“第二人生”,投身于副业,也是为了探索更多职业可能性,提升自我、增加人生体验等。与主业相同的是,副业能够持续进行并取得成功,往往也离不开个人的兴趣或一技之长。

“夜骑四小时挣了80.2元”

4月6日晚,记者在南京鼓楼区联创大厦楼下,遇见了28岁的夜骑爱好者小杨,与其他“骑友”不同的是,小杨的自行车后座装着一个外卖箱。

当晚11时,小杨将最后一份包裹递给客户,长舒一口气。他脱下头盔,额头的汗珠在路灯下泛着光。作为一名白天久坐办公室的程序员,小杨的副业是某跑腿平台的夜间骑手。“白天敲代码,晚上踩单车,既赚了钱又治了颈椎病。”他笑着调侃。

小杨的“夜骑生活”始于2024年初。一次体检显示,小杨的体脂率超标,颈椎曲度变直,医生建议增加运动量,但健身房年卡的费用和通勤时间让他犹豫。偶然间,他发现跑腿平台夜间配送单价高,且订单集中在商圈和居民区,路线固定。“这不就是‘带薪健身’吗?”他看了看墙角落灰的公路自行车,当即注册成为骑手。

“只要不是雨雪天气,我每晚都会出来‘跑一会儿’。”小杨向记者展示手机上运动App的骑行记录,平均每次骑行都在20公里以上;接单平台App也显示,清明节假期的两晚,他每天夜骑2小时,共跑了11单,收入80.2元。

不过,这份副业并非毫无风险。小杨告诉记者,曾因赶时间摔伤膝盖,也遇到过客户临时取消订单的纠纷。“但比起健身房,这里更有‘即时反馈’的成就感。”他拍了拍车座上的运动相机,“我还拍骑行vlog发到社交平台,涨了不少粉呢!”

像小杨这样将体力劳动与健康需求结合的副业模式,正成为都市年轻人的新选择。根据《2024闲鱼副业产业带报告》,2024年“闲鱼”平台的副业经济出现爆发式增长,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为副业经济最火的省份,参与者中超三成表示“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某跑腿平台数据显示,夜间骑手中,IT、金融等白领占比达25%,他们更倾向于选择“非高峰时段”接单,兼顾收入与健康管理。

“摆摊三天,‘怒赚’1000元”

清明假期的夫子庙景区,人流如织。25岁的杜女士在摊位前熟练地用扭扭棒缠绕出一朵粉色郁金香,引来游客驻足。“这束39元,扫码付款就行。”她指了指桌上的二维码。假期三天,她的摊位营收1240元,而成本还不到200元。

杜女士的主业是幼儿园教师。去年,她在短视频平台迷上扭扭棒手工,花半个月对着手机边学边做。起初只是做装饰品送朋友,后来被鼓励摆摊。“第一次出摊很紧张,也不好意思吆喝,定价更不敢高。”她回忆,还是几位同龄人陆续驻足摊位前,才带火了生意。如今,她的作品从单枝花升级为主题花束,比如“清明踏青款”搭配蒲公英和铃兰,单价从15元到80元不等。

“手工副业最难的是时间管理。”杜女士的工作日安排精确到分钟:下了班就抓紧时间备课,8点以后才有时间“扭花”。她向记者展示手机备忘录:清明假期前,她提前制作了200朵基础花,现场只需组装。“这几天气温回暖,太阳晒得人直犯瞌睡,但一听到‘支付宝到账’的声音,我就又兴奋起来。”她说。

记者发现,这类“低门槛创意型副业”在年轻群体中迅速蔓延。闲鱼平台数据显示,2024年手工DIY类副业卖家同比增长62%,其中扭扭棒、黏土、串珠等品类最受欢迎。社交平台上,“摆摊攻略”话题阅读量超5亿,网友总结出“景区+节日+网红元素”的爆款公式。不过,竞争也日趋激烈。杜女士所在的手工社群中,有人因同质化严重转行做“手作体验课”,时薪可达150元。

当兴趣撞上现实,副业如何不走形?

年轻人将爱好“变现”的热情背后,交织着经济压力、自我实现与风险博弈。

“主业求生存,副业谋发展”成为热衷副业人群的共识。江苏智本人力资源发展研究院院长黎明指出,当前只做主业的年轻人平均储蓄率不足20%,而从事副业人群通常将副业收入用于提升生活质量和储蓄。另一方面,副业为职业转型提供试验场,不少人通过接“私单”积累客户和锻炼技能,最终创立个人品牌。

但并非所有爱好都能顺利变现。某社交平台“副业失败的一天”小组聚集了16万成员,常见问题包括时间冲突、技能不足、市场误判等。记者在话题内发现,一名“95后”程序员曾因旅拍副业耽误主业遭公司警告,最终被迫放弃副业。

黎明建议,副业可行性要通过“兴趣与技能匹配”“时间成本核算”“法律与健康底线”等维度来评估,“建议选择‘兴趣+技能+市场需求’交集领域,比如,宠物爱好者可尝试‘上门喂宠物’,而非盲目跟风短视频创业。”

黎明提醒,兼职需避免竞业协议冲突,若副业占用时间超过主业1/3,可能触发“精力赤字”,要注意平衡主业和副业以及休息时间的关系。同时,体力型副业还应定期体检。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记者手记】

在“六便士”与“月亮”之间找到平衡点

当被问及副业规划时,小杨和杜女士给出相似答案:“先做稳主业,再慢慢探索。”这种务实态度,或许正是年轻人副业热潮的深层注脚——他们既不愿放弃“六便士”的安稳,也执着追寻“月亮”的微光。正如人力资源专家所述:“副业的终极意义,是让人生多一种可能,而非替代人生。”


(审核:欧云海)

推荐阅读

上海:哪些行业、哪类人才火爆就业市场?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六,许多年轻人从四面八方涌去了位于长宁区的上海世贸展馆。伴随着春的脚步,上海市人社局等部门主办的2025年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暨高校毕业生择业对接会在这里举行,拉开了“金三银四”求职旺季的大幕。与此同时,上海各区、各校也在密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春招市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详细]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饭碗”吗?

从新能源汽车、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无人机等一系列高技术制造业,到“嫦娥”探月、“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入列等战略科技领域,创新发展处处可见高技能人才、特别是青年力量的支撑。AI浪潮来袭,有“技”青年有兴奋也有困惑:AI究竟会带来一次技术赋能,还是会影响我们的就业机遇? [详细]

上海樱花节 错峰游玩,今年推夜间赏樱

每年3月在宝山区顾村公园举办的上海樱花节,是许多市民游客最为期盼的春日盛事之一。记者从昨日举行的2025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第十五届上海樱花节将于3月15日至4月15日在顾村公园举办,活动主题为“海上樱缘 繁花似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