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至28日,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南宁市举行。在东博会和峰会“镶钻成冠”新阶段,作为主办地的南宁市如何积极主动服务,让“南宁渠道”在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宁市市长侯刚。
记者:请问南宁市如何发挥“南宁渠道”作用,持续深化与东盟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
侯刚:南宁市牢牢把握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在深化与东盟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合作中更好发挥“南宁渠道”作用,绘就了互利共赢的新蓝图。
一是打造联通东盟市场和国内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依托东盟国家就近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的需求,南宁着力布局电子信息、新能源、化工新材料、林产品加工等跨境产业集群,以市场化招商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发展壮大跨境产业集群。本届东博会期间,南宁举办了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活动,南宁蓉茉湖国际科技城等产业带动能力强、集聚效应明显的重大项目实现签约,总签约额超200亿元。
二是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近年来,南宁市加快建设高速公路网、南宁区域性国际铁路枢纽、面向东南亚的区域国际航空枢纽,以及连接粤港澳的水运大通道等,形成较为完善的“公、铁、水、空”立体交通网络,以南宁为中心两小时通达北部湾经济区城市与港口,4小时通达区内其他地级市,一日通达邻省省会、邻国首都的目标基本实现。以南宁为起点的世纪工程平陆运河建成后,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运距最短、最经济、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三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在广西自贸试验区3个片区中率先设立南宁《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广西首批基层服务站。创新推出“RCEP原产地证+区块链融资”跨境金融模式,实现关单线上数据与原产地证线下数据在银行汇集。依托中国—东盟金融城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融资、跨境金融区块链等业务创新。在全国率先组建面向东盟的金融中后台服务基地,有效降低金融机构运行成本。今年上半年,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新设立企业5240家,中国—东盟金融城新增金融机构40家。
记者:为更好发挥“南宁渠道”作用,南宁市正在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目前在这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
侯刚:为了扎实推动国家战略落地落实,南宁市紧紧围绕国际化大都市“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3个关键问题,从城市发展空间、产业发展、提升国际化交流水平等3个方面找准符合南宁实际的实现路径,并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贯穿于各项工作中。
一是依托平陆运河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积极服务和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以“一体两翼”产业格局破题破局。“一体”即五象新区,重点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科创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东翼”即东部新城,重点打造制造业发展主阵地和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区。“西翼”即“两港一区”(铁路港和空港、综保区),重点打造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融合发展主要承载地。
二是着力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聚焦跨境产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力延伸拓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积极培育壮大检测设备等半导体产业链。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大力发展面向东盟的数字经济、跨境金融等新兴产业。
三是形成更深融合大交流。截至目前,南宁市国际友城达29个,其中东盟友城10个,东盟友城数量居全国首位。在RCEP商协会联络机制框架下促成商贸、物流、农业等领域7个高质量项目落地,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全面深化。
记者:当前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广西也正着力推进“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请问南宁市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持续畅通升级“南宁渠道”?
侯刚:南宁将聚焦服务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坚持跨境产业融合发展与“向海图强”双向发力,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牵引,深化推进投资、贸易、消费、资金流动、人员往来、物流畅通等便利化改革,持续畅通升级“南宁渠道”。
一是进一步提升开放发展能级。落实好国家支持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若干措施,发挥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等重大开放平台作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贸工结合、以贸促工”,建设中国—东盟(南宁)水果交易中心、广西进出口中药材贸易中心等面向东盟的专业市场,进一步提升“南宁渠道”影响力。
二是加快建设中国—东盟跨境产业融合发展合作区。主动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新布局,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推进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建设,将合作区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示范产业园。积极探索“深圳研发(总部)+南宁制造+东盟市场”的创新模式,共同打造面向东盟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三是加快打造区域性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南宁枢纽辐射作用。稳定开行中越跨境快速通关班列、加密面向东盟国家的客货运航班。持续服务建设平陆运河,加快南宁港平塘港区江海联运布局和综合开发建设。(经济日报记者 童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