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市: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政法担当

2024-08-21 1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叶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钦州市:在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政法担当

2024年08月21日 16:51   来源:中国经济网   

  钦州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处于北部湾经济区的中心位置,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随着广西“全面临海”战略的实施,钦州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迅速崛起。沿海铁路四通八达,钦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连年大幅增长,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的壮阔画卷徐徐展开,向海而兴的钦州正加快速度跑向经济发展的全新赛道。 

  法治化程度决定经济新常态的品质。面对海洋经济带来的巨大动能与挑战,钦州市政法系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的指导下,挺膺担当,善作善成,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经营,全力推动钦州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堆场 梁云广摄 

  自贸区司法服务标杆暖心护企 

  位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内的钦州市钦南区人民法院钦州港人民法庭辖区内坐落着4万余家企业,自2006年成立以来,钦州港人民法庭始终坚持以公平正义护企、以暖心服务安商,着力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司法保障,先后荣获全区第三批“广西示范人民法庭”、全区法院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近三年来,钦州港法庭共受理民商事案件2326件、审结2106件,一审服判息诉率91.05%,调撤率49.79%。其中,审结涉企业纠纷案件1651件,诉讼标的额达13.98亿元,为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打造了健康的营商环境。

  图为钦州港法庭梁秋媚法官向辖区劳务工人发放普法宣传资料 黄芍摄 

  根据自贸区法律服务的国际性特点,钦州港人民法庭建立了专业化商事审判机制,围绕钦州港片区发展定位,针对涉企商事纠纷较多的情况,研究出台了《钦南区人民法院服务保障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建设的意见》共16条措施,以精准服务保障钦州港片区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自2023年8月1日至今,钦州港法庭集中管辖全市法院一审涉外民商事案件,精选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助力自贸区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目前,钦州市共受理了17件涉外案件(含涉港澳台案件),已结案3件,均是以调解或准予撤诉方式结案。 

  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人民群众第一线,钦州港法庭成立首个自贸区“法官工作室”。近三年来,共受理的1651件涉企业纠纷案件中以调解、撤诉方式结案占总结案数的45.73%。其中,2023年调解涉及22名投资人认购某公司融资工具产品合同纠纷系列案,对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起到关键作用。 

  随着自贸区钦州港片区的不断建设,经济交流合作日益频繁,各类涉稳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增多。为了更快更好地化解涉稳问题,钦州市司法局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在自贸区钦州港片区内建成钦州港片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RCEP企业服务中心和钦州国际商事纠纷调解中心,整合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开设综合服务、人民调解、公证服务、商事仲裁(调解)、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共7个窗口,打造“一站式、窗口化、综合性”服务平台,为自贸区钦州港片区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自2022年7月正式启用至今,该服务中心为片区群众和企业印发中文、英语、马来语版本的《钦州市多语种公共法律服务指南》300本,提供法律咨询1100多人次,受理法律援助87件、仲裁案件112件、人民调解92件、公证132件、商事纠纷调解4180件,共计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4200多万元。 

  沿海检察院服务重大项目建设 

  钦南区是钦州市主城区,位于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中心位置,前有钦州港作门户,后有钦州主城区作依托,是钦州临海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辖中石油、华谊等企业2.8万余家。钦南区人民检察院作为钦州唯一沿海基层检察院,案件管辖范围包括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自贸区钦州港片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等5个国家级开放平台,且正在建设的平陆运河穿城而过,即将竣工的龙门大桥跨海而立,一批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作为钦州向海经济的法治“守门人”,钦南区检察院主动强化检察履职服务中心大局,聚焦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以及绿色化工、食品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构建“一个立足,两个一线”模式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图为钦南区检察院干警走访沙井钦江大桥项目建设现场 李建平摄 

  立足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和公益诉讼检察等“四大检察”主责主业,钦南区检察院始终坚持高质效办理涉重大项目检察案件。深入开展“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建立“一产业一院领导、一企业一检察官”工作机制,融入式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共到企业开展法律宣传和问需问效座谈15次,服务企业40多家;聚焦重点领域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聚焦自贸区农民工依法讨薪等重点领域,联合工会建立“法院+工会+人社+检察院”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机制,办理支持起诉案件1件,为农民工追偿劳动报酬27784元。深入重大项目征迁一线和施工一线开展法律政策宣传、调解工作,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依法助推项目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推进;快速办理侵入港口物流企业集装箱管理系统的犯罪案件,避免自贸区钦州港片区企业遭受更大经济损失;依托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服务窗口“绿色通道”,对涉企控告申诉案件优先受理、快速流转,并采取领导包案、公开听证等方式进行妥善处理。 

  钦南区有着丰富而宝贵的海洋资源,为强化海洋生态司法保护,助力自贸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钦南检察构建“五个一”工作体系,强化海洋检察工作质效。创设了“海洋检察”品牌,按照1:1:1:1的模式选派青年院领导、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各1名组成一个“海洋专班”办案团队,依法办理各类涉海案件59件,围绕非法捕捞、非法采砂、非法占用农用地、海上走私、非法排污、非法养殖等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和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立查海洋检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7件,起诉29件全部获得法院判决支持,有效发挥高压震慑作用;会签一批海洋检察协作机制,与广西茅尾海红树林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签订《加强协作配合若干意见》,会同钦南区林长办出台《红树林+检察长协作配合机制》,联合十三家单位出台《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共同推进茅尾海污染防治的意见》。建立一个海洋生态修复基地。与钦南区林长办共建北部湾首个“检察公益诉讼红树林生态修复基地”,督促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的违法行为完成补种红树林8亩,督促异地补种75亩。建立一个法治教育基地。在中马产业园金鼓台设立检察公益诉讼红树林保护法治教育基地,在仙岛公园、白鹭湾、三娘湾等旅游景点设立检察公益诉讼宣传橱窗,提升群众关心海洋、认识海洋、保护海洋意识。构建一个海洋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数据碰撞、要素筛查,发现损害海洋生态线索280条,行政公益诉讼立案71件,督促相关单位履行职责,保护平陆运河出海口及茅尾海红树林保护区生态环境。 

  “一企一警务助理”服务企业不缺位 

  位于钦州市钦南区的钦州市公安局港区分局主要负责钦州港区、保税港区、临港工业园区等区域的治安管理工作,对钦州市经济社会的安全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为提高执法力度与精确度,钦州市公安局港区分局以“服务+防范”理念,在钦州港片区10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创新性实施“一企一警务助理”工作机制,即为每家企业配备一名责任区民警,并由企业安全管理员兼任警务助理,做到警务前移,实现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目前已在片区106家规上企业实现警务助理全覆盖。

  图为企业警务助理协助派出所开展油气管廊巡查 林雪摄 

  在“一企一警务助理”工作机制下,责任区民警与警务助理积极协同,配合完善企业内部防范措施,先后开展企业及周边巡逻防控200多次,落实联勤安保任务130多次,处理涉企矛盾纠纷150余起,有力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2024年5月25日,果子山派出所通过线索研判,发现有一名涉嫌电信网络诈骗的外省逃犯周某发刚到华谊能化公司的施工方务工,因施工方工地环境及人员较为复杂,按照正常走访摸排需花上一整天时间,于是民警及时将此信息通报公司警务助理,公司警务助理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和情况熟的优势,很快反馈了逃犯周某目前所在位置。随后,派出所在1小时内成功将逃犯周某发抓获归案。 

  据悉,“一企一警务助理”机制实施一年以来,港区分局重拳打击盗窃财物、合同诈骗、职务侵占等侵害企业的各类违法犯罪,为企业追赃挽损351.86万元。2024年,辖区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5.17%,治安案件受理同比下降25.17%,工作成效得到了辖区内企业的一致肯定。 

  除了有效打击违法犯罪,“一企一警务助理”还围绕企业对流动人口和引进人才的背景审查需求,第一时间提供违法犯罪记录查询服务,为企业把好用人关,降低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一企一警务助理”实施一年以来,港区分局完成辖区内流动人口登记2万余人,各企业开展用工前筛查核查0.54万人,确保了企业用人安全,有效消除潜在治安隐患。 

  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推动警务前移,港区分局为辖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开展“网上办”实现快审快批,累计通过网上办理企业审批备案事项3000余项,依托“一窗通办”做好服务利企工作,惠及80家企业、逾900人次,有力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对涉危涉爆、易制毒企业的购销、运输、使用申请备案工作,港区分局实行“严管+快办”服务模式,落实网上办马上办,实现企业“零次跑”。今年6月21日19时许,广西华谊新材料有限公司向禁毒大队反映易制毒化学品丙酮产品库存在溢库风险,急需对丙酮进行移库。获悉情况,禁毒大队开通审批绿色通道,当晚21时许成功帮助企业解决1200吨易制毒化学品丙酮产品的移库运输问题,实现审批服务“不下班”,提升服务效能不缺位。(李建平 唐贵斌 陆文心)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