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四川通江县支行:做活“土地”文章,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

2024-05-24 10: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傅云鹏)
首页 > 滚动 > 正文

农发行四川通江县支行:做活“土地”文章,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

2024年05月24日 10:35   来源: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农发行四川通江县支行坚持把做活“土地”文章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抓手,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综合治理、绿色种养循环等领域,持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提升县域耕地质量和增强县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现“粮田”变“良田”

  走进通江县铁佛镇观山坪村,一排排整齐的高标准农田映入眼帘,曾经的“望天田”“巴掌田”,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变成了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良田”。“以前种粮都是几分小田,收成也低,既费事又费力,有些村民都不愿意种粮了。高标准农田真的好,不仅小田变大田,还有机械化播种收割,既省心又省事,大家都抢着种呢!”通江县铁佛镇观山坪村种植户李大叔笑着说。

  通江县地处川陕交界,大巴山脉横亘全境。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全县有耕地100万余亩,但绝大多数地块小而散,属于“望天田”“巴掌田”,不仅种粮成本高,粮食产量也低,这长期制约着县域农业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在了解到项目实施存在资金缺口,该支行主动对接地方党政部门及主管企业,了解融资需求,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在较短时间完成了该项目1.93亿元贷款的调查、审批,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1.54亿元。

  据悉,该项目支持通江县铁佛镇、麻石镇等8个乡镇的部分村落高标准农田建设4.1万亩,项目通过实施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及其他配套设施等,可有效改善县域农业生产条件,巩固和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积极推动当地农业向集约型节约型转变,做到既保粮食满仓,又保绿水青山。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观山坪村的变化是该支行信贷支持的农地类建设项目一个生动缩影,截至目前,该支行已累计投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贷款2.29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10.05万亩,为端牢端稳“中国饭碗”、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积极贡献政策性金融力量。

  助力农地综合治理,促进城乡旧貌换新颜

  “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墙瓦房,土地增减挂钩实施后,我们耕地和收成变多了,村里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公路也通到家门口,放到以前都不敢想象,我们的日子真的是越来越好勒!”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村民们纷纷说道。

  通江县陈河乡三溪寺村地处大巴山区深处,地理位置偏僻,曾被当地人称为“荒山沟”,民居大多是危旧土墙瓦房,住房条件差、质量差且分布散乱,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在获悉通江县启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后,该支行加强项目营销力度,主动对接地方党政部门、项目主管部门及企业,积极宣讲农发行信贷政策,针对项目特点制定融资方案,全流程跟踪服务项目贷款报批工作,在省市县三级行协同推进下,顺利获批通江县陈河乡百草池村等9个村和广纳镇火峰村等4个村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一期)1.1亿元贷款,截至目前,已累计投放1.01亿元。

  据悉,该项目建设主要包括拆旧及复垦工作、农民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拆旧复垦面积1034.56亩。项目通过归并零散地块、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建设综合道路、配套基础设施等措施,可进一步优化县域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三溪寺村作为该项目实施点之一,随着项目落地,如今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新建的二层小楼依山而建、整洁大气,家门口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陡峭的“荒山沟”变成了高低错落、成块成形的优质梯田,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助力绿色种养循环,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哐当、哐当……”,在通江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工程项目现场,挖掘机、推土机来回穿梭,机器轰鸣声响彻田野,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

  为培育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通江县积极探索绿色种养循环模式,推广通江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工程项目。该支行了解这一情况后,迅速组建项目营销专班,从评级授信、项目受理到贷款审批全方位跟进,顺利获批农村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贷款4.5亿元并于2024年3月投放首笔贷款9970万元。

  据悉,该项目充分发挥县域特色产业优势,以“土地+青峪猪”模式为主体,通过土壤改良、田型调整、增强现有农业装备水平、建设青峪猪现代养殖场等措施,运用种养结合、循环利用模式建成优质粮油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有利于提高县域现有耕地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效率,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速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形成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格局。

  截至目前,该支行累计审批农地类贷款9.73亿元,投放农地类贷款4.3亿元,农地类贷款余额4.15亿元。下一步,该支行将继续把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作为首要责任和重要使命,紧紧围绕土地做文章,积极发展农地特色业务,创新“农地+”业务模式,持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农地综合治理、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领域支持力度,以实际行动擦亮“农地银行”特色品牌。(王科)


(责任编辑 :傅云鹏)

分享到: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