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山东宁夏等地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

2022年09月09日 09: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据新华社济南9月8日电(记者杨文、陈国峰、王越)9月7日至8日,由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国际大会在潍坊市举行,吸引了来自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的驻华使节,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土壤学界知名专家等180多人参会。 

  与会代表围绕“盐碱地综合利用与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就盐碱地资源现状与潜力评价、改良实践、生态建设等议题展开探讨交流。 

  记者从会上获悉,盐碱地在全世界分布广泛,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我国盐碱地面积约15亿亩,其中可利用的盐碱地约5亿亩。唤醒这一“沉睡”的资源,可有效提高土地增量,实现耕地资源扩容、提质、增效。 

  “根据中国实践,在改良后的盐碱地种植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可达6吨。如果全球盐碱地能多利用1%,相当于世界粮食增产5000万吨,按人均占有400公斤计算,能够满足1.2亿人一年用粮需求。”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各有关方面,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协同推进盐碱地改良科学研究、技术示范、开发利用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国根据不同盐碱区的特点,建立了数十套盐碱土高效利用技术模式,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例如,山东省先后改造盐碱耕地达580万亩,创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盐碱地生物资源与评价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11个,培育耐盐碱新品种200余种。 

  过去,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六户镇只能种植棉花等耐盐碱作物。当地对重度盐碱的中低产田实施土壤改良,科学进行黄河水压碱灌溉,提升对农作物的营养供给能力,同时优选葡萄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品种,目前葡萄种植面积已超3000亩,年销售收入近4000万元。 

  当前,我国治理盐碱地理念发生了变化,从治理盐碱地适应植物,到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宁夏大学教授许兴说,宁夏科研人员在河套平原盐碱地上选育了枸杞、玉米、水稻、葡萄等耐盐碱新品种,给白茫茫的盐碱地“披”上了多彩外衣。 

  “我们要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维护全球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说。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延深阅读

山东宁夏等地盐碱地综合利用进入快车道

2022-09-09 09:50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