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武汉7月14日电 题:湖北枣阳:“老产业”新起来 “新产业”强起来
新华社记者侯文坤、熊翔鹤
棉纱产量从3万锭增至20万锭;以前2人看管1台机器,现在1人看管10台机器……一家老棉纺厂的“蝶变”,恰如一座千年古城的“新生”。
近年来,湖北省枣阳市锚定高质量,升级改造传统产业,优存量;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扩增量;优化营商环境,强变量,给经济发展换上新“引擎”。
优存量 传统产业迸发新活力
一排排细纱机轰隆隆作响,自动抓棉、落纱、包装……走进枣阳市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智能纺纱车间,偌大的厂房难觅人影。偶尔见一两人骑着小电动车在查看生产情况。
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智能纺纱车间。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订单量、完成量、温度和湿度等信息,这里看得一清二楚。”万通棉纺实业有限公司综合办主任张秀成指着车间在线监控中心的大屏说。他在厂里干了20多年机器维修工,见证了车间内的变化:“以前车间满是人,我们一天到晚守着,生怕出故障,现在坐办公室看电脑就行了。”
建厂30余年,依靠大量劳动力的投入曾帮这家棉纺厂快速起步,也一度成为其发展路上的“短板”。
“传统产业不等于低端产业、夕阳产业。”张秀成说,近年来,公司转变思路,加大技术改造投入,逐步淘汰老设备,提升自动化水平。转型路上,公司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
“通过技改,产品质量更好了、品类更多了,市场竞争力更强了。”张秀成说。
棉纺厂内看得见的变化,是枣阳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做优存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通过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以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67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89家。
扩增量 新兴产业涌动新动能
“订单排到8月份了。”米朗科技有限公司的直线位移传感器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位居前列,不过,制造传感器的核心导电材料碳浆却依赖进口,这一直困扰着公司副总经理毕继爽,“我们生产能力没问题,但科研还存在不足。”
7月7日,在米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对加工件进行激光焊接。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经政府牵线搭桥,公司正与湖北文理学院联合开展碳浆材料的技术攻关,预计今年就可以实现国产化。“到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约50%。”毕继爽说,此外,公司还有多个技术攻关项目在同步进行,每年投入研发资金400多万元。
在枣阳,一系列政策举措鼓励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不断做大做强。
“60多家企业与40所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高技能人才1300多人,60多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枣阳市市长孔令波介绍,政府、高校、研究院、企业形成合力,近两年全市累计获批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重达38.2%。
为及时解决企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枣阳市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实施“一个产业链、一位市领导牵头、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工作专班、一张招商图谱、一套支持政策”的“链长制”,当好企业的后盾。
2021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144家,同比增长140%。米朗科技等13家企业成长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强变量 “软”环境构筑“硬”支撑
虽然去年10月份才投产,但位于枣阳吴店经济开发区的湖北港利制冷配件有限公司车间内一片忙碌,满负荷生产已半年有余。
“未来,公司将打造以枣阳为新总部的核心制冷配件产业。”从广东中山到湖北枣阳,新厂能快速进入“状态”,得益于良好的发展环境。“签约、开工、投产,我们只管提供相关资料,剩下的事‘项目秘书’都帮我们跑了,贴心的服务,让我们下定决心在枣阳扎根。”公司总经理黄锦明说。
7月7日,在港利制冷配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运输加工材料。新华社记者伍志尊 摄
他口中的“项目秘书”是一群奔忙在企业间的政府工作人员。抓住营商环境这个关键“变量”,枣阳推行“一名牵头领导协调、一个项目秘书服务、一个路线图落实、一个微信群督办、一个政策包管总、一套协调机制推进”的工作机制,构筑企业发展“硬”支撑。
以改革创新为经济发展积势蓄力,2021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4771户,同比增长44.35%。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近些年落户枣阳。
来到这座城市不久的黄锦明已经开始为枣阳“代言”,他说,公司正依托优势资源,为枣阳“招揽”废铜收购、冶炼和空调整机制造等上下游企业,打造产业集群。
放眼未来,换上新“引擎”的枣阳阔步向前不停歇。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说,将坚持扩规模与提质量并进、抓转型与创特色互促,做好“补链”文章、“特色”文章、“智能”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