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四川雅安: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

2022年06月14日 09:21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钟华林

  说起四川雅安市,许多人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说起国宝大熊猫肯定都很熟悉,雅安正是我国第一只大熊猫的发现地,被誉为“大熊猫的故乡”。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过渡地带的雅安市,素有“天府之肺”“动植物基因库”之称,森林覆盖率持续位居四川全省第一位,去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0天,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排名第一位,生态是最突出的优势。

  近5年来,雅安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立市之本,把壮大绿色产业作为发展关键,坚定不移转方式、调结构,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跨越3个百亿元台阶,经济质效明显提升。

  生态农业护本色

  走进位于二郎山脚下的雅安市天全县思经镇团结村,只见小山村群山环抱,郁郁葱葱,发源于二郎山上的小河缓缓流过,161口养鱼池在河边有序排列。

  “早些年,按照国家退耕还林政策要求,思经镇不适合耕种的坡地都已退出。这几年,国家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我们又在公园范围之内,所以对生态保护抓得挺紧。你看这周边山上以前种粮的坡地现在种满了树木和竹子。”思经镇党委副书记梁红川说,生态更好了,但也曾有当地村民感到生计遇到挑战。

  令人欣慰的是,绿水青山很快吸引来投资,建起了冷水鱼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利用小河中的高山雪水养殖鲟鱼,生产鱼子酱,使冷水鱼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去年园区销售收入过亿元。好山好水产好鱼子酱,园区产的鱼子酱打入了欧美高端餐饮市场,去年出口创汇900多万美元。

  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养殖业,天全县借势打造了13公里竹海渔乡生态走廊、主题公园,让更多村民找到了新的生计。村民李亚琼的10多亩地退耕还林之后只剩下1亩多地,“但生活比以前好得多”,李亚琼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在冷水鱼产业园区负责给鱼投食、清理鱼池等工作,每个月有4000多元的收入。

  背靠绿水青山,雅安一直在探索如何在保护生态本底的前提下,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雅安各地充分利用不同的自然条件,走出了各自的特色农业之路。

  5月,“中国甜樱桃之乡”汉源县农民迎来一年一度的大樱桃丰收季。依托独特的气候条件,当地生产的大樱桃果实鲜艳、甜度高、果肉肥厚,单果重10克至20克,每公斤售价可达50元以上。目前,汉源全县大樱桃种植规模达5.9万余亩,不仅畅销省内各大中城市,还成为北京、广州、深圳等大中城市市场的抢手货。而这些半高山上成片的果树既是农民的“摇钱树”,也是很好的生态林。

  春茶采摘季刚过的雅安名山区,35万多亩茶园起起伏伏,仿佛给连绵的山丘盖上了一层厚重的绿色地毯。近年来,名山区充分利用茶叶资源,将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有机融合,带动23万群众共享茶旅融合发展成果,仅茶叶一项,就使人均增收5000多元。

  文旅融合两相宜

  据统计,今年“五一”假期,雅安全市共接待游客约84万人次,同比增长32%。

  “五一”假期游客迅猛增长的良好势头,让二郎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冯国刚心中一喜。“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雅安良好的生态和风景仍然对游客有很强的吸引力。”冯国刚告诉记者,他们开发的喇叭河景区在“五一”期间是全省十大热门景点之一,景区内的酒店一房难求。“在喇叭河景区我们已经投入超8亿元,正计划在周边开发新景点,以形成旅游环线和相互依托之势。”冯国刚说,虽然目前时不时受封控等因素影响,但他对雅安旅游业的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

  雅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市共有38家A级旅游景区。在5A级景区碧峰峡,有全球面积最大、生态环境最好的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碧峰峡基地,基地先后诞生180余只大熊猫,在我国作为“友好使者”出境的41只大熊猫中,就有12只来自碧峰峡。除丰富的自然风光之外,雅安充分发挥红军长征等红色资源优势,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打造了安顺场、夹金山等20余个红色旅游景点,推出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去年带动红色旅游160余万人次。

  良好的生态环境、紧邻成都的地理优势,正在催生一个全新的产业——文体旅游产业。在雅州新区文教新城,记者看到,投资4.7亿元的文体产学研中心正加紧建设,另一个重大项目四川国际赛事中心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基本建成,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省标志性体育运动综合体之一。去年,全市累计签约亿元以上文体旅游项目17个,签约总金额244亿元。

  雅安市文旅融合发展服务中心主任、雨城区委副书记李平说,雅安以建设文教新城为载体,加强与四川体育产业集团等龙头企业合作,以四川国际赛事中心、体育制造产业园和国际运动社区等项目为主体,推动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正在构建体育赛事、体育旅游、体育康养等“体育+”全链条产业生态,成功实现体育产业从无到有、创新发展的良好开端。

  转型发展育后劲

  雅安多山,境内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超过70%属于邛崃山脉和大雪山脉,“靠山吃山”在所难免。但时代不同,“吃法”也有了根本性改变。过去开山卖矿等“粗犷吃法”已经隐退,取而代之的是依靠科技的“精细吃法”。

  在位于天全县的尔润玄武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石头的涅槃”每天都在上演。在这家四川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的生产线上,一端吃进去的是粗黑的石块,经过1600摄氏度高温熔融之后,另一端吐出来的是褐色的细纱。这纱有多细?只有5.5微米,不到头发的十分之一。石块来自哪里?来自雅安天全县的满山遍野。这些细纱能干啥?经过加工处理后,作为一种绿色新型材料,其拉伸强度是钢材的3倍多,可上天入海,可修路架桥,用途十分广泛。“这些玄武岩以前作为普通的铺路石不值钱,而1吨玄武岩纤维却值10多万元!而且每一粒石头都可以变成纱,没有浪费。”公司总工程师郑大涛自豪地说。

  “石头涅槃”的故事可以说是雅安工业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绿色产业的生动缩影。

  在雅安,锂电产业从无到有,几年间建起多个相关项目,正加速形成产业链。雅化集团雅安锂业公司就是产业链上的佼佼者。经过几年的努力,公司2020年建成全球单线产能最大的氢氧化锂生产线,并以其稳定的产品质量赢得特斯拉、宁德时代、中航锂电等众多客户。“雅化锂业现有产能4.3万吨,到2025年,二三期项目建成后,将建成年产10万吨锂盐的锂业产业园,产值将超过百亿元。”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江说。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雅安在数字经济竞相发展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绿色电力丰富、直连骨干节点等比较优势,从“零”起步,借“数”转型,为绿色发展找到了强劲有力的新引擎。雅安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小波说,截至目前,雅安大数据产业园已建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也是四川省首个直连国家互联网一级骨干节点的多运营商网络接入的园区。园区累计签约入驻大数据及关联项目128家,协议总投资超过480亿元,大数据产业园规模体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2021年,雅安大数据产业带动全市数字经济规模达309.19亿元,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乘“云”直上,同比增长约153%。(经济日报记者 钟华林)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四川雅安: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

2022-06-14 09:21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