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30日讯(记者 马常艳)9月28日,由中国城市百人论坛、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城市百人论坛2021秋季论坛在京举办。围绕“特大超大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题,专家学者从空间、人口、产业等多个角度建言献策。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况》显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数量已达到21个。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按城区常住人口数排序,我国有7个超大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特大城市有14个,分别是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和大连。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特大超大城市是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火车头。其快速发展表明城镇化的深度和广度在进一步提升,对经济发展带来促进作用。同时,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住房困难、公共服务短缺等问题也制约着特大超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张凤在论坛上表示,特大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顺应城市发展的规律,做好顶层设计,完善相应政策,强化激励引导机制。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要融入绿色低碳的理念,推动现代城市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观察到,近年来,我国的城镇规模增长出现了两极化的趋势:一方面特大超大城市规模过度扩张,另一方面部分中小城市尤其小城市、小城镇出现萎缩。他指出,这种两极化的趋势将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中科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明星认为,特大超大城市要将社会公平、社会融合和美好生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要提高特大超大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同时,除了特大超大城市,还要培育更多的二线、三线以及县域。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表示,在特大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人口老龄化问题,从人口减少以及空间需求重大变化来寻求应对措施。他还谈到北京建设全球中心城市的若干发展战略。他认为,北京建设全球中心城市要做到提质增效、创新引领、民生优先、绿色发展。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发表了对特大超大城市交通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他说,破解中心城区的交通问题需要科学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都市圈发展要实现结构优化、效率提高,尤其应该思考如何开创都市圈发展的中国模式。
特大超大城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哪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部长侯永志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建立高水平的产业体系。他表示,特大超大城市是区域经济综合体,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强大经济实力为支撑。要做强特大超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必须建立高水平的产业体系。而特大超大城市要建立高水平的产业体系,离不开前瞻性的规划。
“为了防止‘大城市病’,要打造‘反磁力中心’,在周边地区建设产业化的平台。”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区域科学学会理事长肖金成也表示,大都市一定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把产业链条向周边延伸,这样周边地区也才能获得发展机会。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执行秘书长倪鹏飞从七方面为特大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支招”:一要规划建设多圈层结构的都市圈;二要规划建设多中心的都市圈体系,避免单个中心城市摊大饼式蔓延;三要规划建设多组团的功能体系,避免中心城区功能过分叠加;四要规划建设生态隔离带与红线区,防止城镇无序蔓延;五要规划建设网络化交通体系,加强不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六要按照多层嵌套的产业集群体系思路,合理规划被疏解产业和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七要基于人口和产业变化,规划建设各圈层、各中心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