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福建罗源:多措并举培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

2020年10月09日 13:4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20年9月18日,福建省罗源县八井畲族民俗文化广场人声鼎沸,彩旗招展,一场独具特色的“罗源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开通仪式在这里拉开序幕。不期而至的秋雨没有影响人们的兴致,现场一个个富于畲族特色的文化民俗展台吸引了众多四邻乡亲和游客流连忘返。

  “罗源民族文化数字云平台”是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以‘民族+5G互联’思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虚拟实景和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整合罗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旅景点、农特产品等资源,在全国率先打造的数字文化平台和经济平台”。中共罗源县委书记刘晓强介绍说,这个平台通过线上引流,对接同心筑农电商平台,带动罗源特色农产品的推广销售,进而实现民族文化助推商务、文创品牌、产业经济、金融等各领域发展,推动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让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目前,云平台已被福建省推荐申报国家民委2020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扶持项目。 

  罗源县有27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人口22481人,其中畲族人口22067人,占全县总人口8.2%,占全市畲族人口的43.75%,畲族人口相对数位居福州市第一、全国第四,是历史上畲族迁徙的重要中转站,也是全国畲族文化主要发祥地。 

  云平台建设是罗源县创新“民族+”理念,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大格局的一项具体举措。近年来,这个县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可操作、可落地、有效益的帮扶畲族的政策措施。 

  打造“民族+典型示范”,实施“1+3+N”工程。通过霍口畲族乡福湖村民族融合示范点以及八井-竹里-小获、南洋-塔里、水口洋-潮格3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培养和树立了一批民族团结典型。如霍口畲族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食用菌、油茶等产业,联合县农信社推出“畲情贷”助力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大畲乡产业的金融支撑,对接农行推出“畲e贷”,带动了全乡近1600户群众就业。通过推动“民族+全社会参与”,组织一个民族乡,三个畲族村共同申报福建省民族乡村振兴示范点培育对象。在全县已有涉及少数民族6个方面75项具体措施的基础上,罗源县再度制定了《罗源县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若干补充措施》,从专项资金、文化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7个方面弥补目这个县少数民族政策的空白。 

  培育畲族特色产业。近年来,罗源县鼓励民族乡村在立足现有自然资源及人文资源的基础上,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道路。西兰乡的许洋村立足本村优势资源,打造集畲族饮食文化、农耕文化体验、户外拓展运动、户外狩猎体验区、丛林探险区、畲族服饰穿戴等多项体验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文旅项目;远顶村依托旧村现有资源,计划种植约100亩果树,修整旧村老宅用于发展民宿,成立“远顶村金钥匙服务站”;霍口畲族乡挖掘二水源保护区及生态乡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食用菌、油茶、苗木、小龙虾等产业,并采取政府搭台形式,联合县信用联社为菇农打造“畲情贷”信贷产品,已累计为1138户农户申请5564.4万元贷款,正在建设的霍口畲族乡民族产业园将带动全乡约1600户群众就业。

  在大力推动畲族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同时,罗源县把弘扬畲族民俗文化也作为民族团结重要抓手。改革结束的福建省少数民族庆祝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就设在罗源;统战和教育部门在多所少数民族小学开展了拍摄畲族剪纸、畲族八井拳、畲族刺绣等非遗课程;以及启动的畲族文化民俗小镇二期工程正着力提升竹里谷仓画院配套项目,如畲风畲艺商业街、畲乡里度假区项目等,推动“民族+”旅游融合发展;松山镇岐屿社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联系点正加快推动示范点建设,依托“1+7”一家亲机制建设,不断增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区的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 

  罗源县委常委、统战部长谢婧说,作为福建省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畲族聚居地,罗源县2019年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今年,中国县正积极申报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以“大统战”工作理念,整合各方资源,将“落实率、支持率、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作为创建目标,营造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动员全县人民共同讲好“小县城,大团结”的故事。(石伟) 


(责任编辑 :叶玮)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