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宁德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2019年09月17日 10:3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9月16日下午,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宁德专场在福建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宁德市委书记郭锡文,宁德市委副书记、市长梁伟新,宁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曾智勇,围绕“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精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宁德”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宁德俗称闽东,地处福建省东北部,三面环山、东面临海,境内海域面积和大陆海岸线均约占全省的1/3,坐拥“世界不多、中国仅有”的东方大港—三都澳,是一片不可多得的山海福地。多年来,宁德倡导的“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精神,浸润着闽东大地,已经成为闽东人民的精神特质,不断引领宁德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宁德历届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克难奋进,唱响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奋斗赞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88年以来的30多年,全市GDP、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农民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2.3%、21.4%、17.5%、13.2%,成为宁德有史以来发展质效最好、城乡面貌变化最大、民生改善最快的一个阶段,实现了后发展地区奋发赶超的新跨越。

  郭锡文表示,宁德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巨变,在于宁德坚定发展方向,践行“滴水穿石”精神,艰苦创业、克难奋进。

  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 续写“摆脱贫困”新篇章

  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德坚持扶贫先扶志,突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丰富拓展扶贫开发“宁德模式”,大力推行金融扶贫、科技扶贫、龙头带动、造福搬迁等十种扶贫模式,重点开展“一户一增收”产业扶贫行动,选准选好最适合群众发展的产业项目,并按照“缺什么就帮什么”,通过落实信贷支持、加强技能培训、帮助打通销售渠道等措施,使90%以上贫困户都有一项稳定的脱贫项目,确保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2018年,累计完成造福工程搬迁5849人,发放小额信贷扶持资金6.2亿元,投入产业扶贫资金1.35亿元,实施产业、就业扶贫项目2.48万个。“目前,全市贫困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77.5万人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7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不足万分之一,今年将实现全部脱贫。”郭锡文说。

  抱好“金娃娃”、发展大产业 踏上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新征程

  近10年来,宁德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引进宁德时代、上汽、青拓、中铜等“金娃娃”项目,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项目实现县域全覆盖,构建起了支撑宁德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四梁八柱”。2018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42.1%。全市产值超百亿元企业达7家,青拓集团成为全省首家年产值超千亿民营企业,宁德时代成为国内第三家、省内首家在A股上市的“独角兽”企业。“宁德制造”快速崛起,锂电新能源、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长20.4%,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107.5%,不锈钢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046.97亿元,成为宁德市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 构筑宁德绿色发展新优势

  “这些年,我们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绝不以牺牲环境换取一时的发展。”郭锡文说,宁德注重算好生态账、长远账,果断关闭18家“地条钢”企业、化解407万吨钢铁产能,占全省的76%,并关闭了221家石材企业,尽管牺牲了一时的GDP,但换来了生态的持续好转。目前,全市重点流域优良水质100%,县级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省级森林城市实现全覆盖,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1%。同时,针对海上无序养殖、影响海洋环境的问题,在省里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下大决心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32.5亿元,清退禁养区渔排13.9万口、藻类2.4万亩,升级改造养殖区和限养区渔排20.3万口、藻类30.6万亩;清理废旧渔排10.4万口、海漂垃圾1.9万吨、泡沫浮球277万个,在宁德市海域绝迹多年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也重新回归并频繁活动。

  不断完善软硬环境 打通发展优势转换新通道

  郭锡文表示,宁德提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温福铁路、合福铁路建成通车,衢宁铁路加快建设,县县通高速、镇镇通干线、村村通客车,全市公路里程突破1.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57公里),铁路运营总里程216公里。电力装机总容量960万千瓦,占全省16.6%,在全省率先跨入“核电时代”。港口从全封闭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全市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2018年港口货物吞吐量329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9.6万标箱,分别增长15.5%、12%,增速均居全省第二位。另一方面,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出台打造国内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抓好28个方面94项主要任务落实,“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市级“一趟不用跑”和“最多跑一趟”事项占比从80%提高至93.9%,不动产登记和企业开办时间缩短至5天,实行市级重大项目“模拟审批”,项目前期审批时限压缩一半以上,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始终“同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联系” 增进人民群众新福祉

  宁德将每年80%左右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诉求强烈的民生问题,坚持用好“四下基层”制度这个“传家宝”,创新推行“基层出题,领导答题”和“领导出题、基层答题”问题解决机制,动员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沉到一线,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难点问题。谋划实施教育、医疗与卫生、养老和城乡民生基础设施等领域短板项目1500多个、总投资730亿元,目前已累计投入2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问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扎实推进“一革命四行动”,全市2136个行政村完成改厕94.8%、改水94.5%、生活垃圾治理100%,培育形成78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0多条美丽乡村景观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在我市召开。相继建成宁德师院新校区、市医院东侨新院区、东湖南北岸景观公园、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图书馆、艺术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一大批民生市政工程。2018年,成功举办第十六届省运会、第十届省老健会,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群众有了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责任编辑 :石兰)

分享到:
35.1K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