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白鹿原》4月15日开播 秦海璐为戏减重30斤

2017年04月06日 10:24   来源:新华网   

  

  茅盾文学奖小说《白鹿原》,无数每次被搬上银幕或话剧舞台都引起轰动。电视剧开拍伊始,陈忠实挥毫写下“激荡百年国史,再铸白鹿精魂”送给剧组,并说“对《白鹿原》的改编,寄希望于电视剧”,遗憾的是去年4月,陈老溘然长逝,未能在生前得见剧版,令主创遗憾不已。时隔一年,云集张嘉译、何冰、秦海璐、刘佩琦、雷佳音、翟天临、李沁、姬他等近百位实力派演员的匠心大剧终于要亮相安徽卫视。

  4月5日,安徽卫视史诗巨制《白鹿原》全球首映盛典在陕西白鹿影视城举行,张嘉译、何冰、秦海璐等全明星出席,为该剧4月安徽卫视《海豚第一剧场》首播造势。现场一封至陈忠实先生的信令主创团队和现场无数敬重陈忠实的书迷泪奔。

  何冰调侃拍摄艰苦“都是趟着泥过来的”

  剧版《白鹿原》改编自经典同名小说,以陕西关中平原上素有“仁义村”之称的白鹿村为背景,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恩怨纷争的故事。剧中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白嘉轩的勤劳与自私,鹿子霖的望子成龙,白孝文的情感波折,白灵投奔革命,黑娃被迫为匪,鹿兆鹏对理想的追求,鹿兆海舍生为义,演绎了两个家庭不同子孙,曲折的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继影版之后,电视剧版的《白鹿原》更是首次“全景式”地还原了陈忠实先生这部长达50万字的经典作品。

  发布会在原汁原味的“白鹿原”式红毯环节拉开帷幕,诸位主创走过红毯,在一只白鹿上签名并合影留念,仿佛带大家又回到那个沧桑变幻又充满希望的白鹿之原。随后发布会在气势恢宏的安塞腰鼓中正式开启,古朴的陕西民风点燃全场,也勾动了各位主创的怀旧情怀,纷纷讲述拍戏时的难忘回忆。剧中主演何冰更不忘调侃当时拍摄的艰苦,戏称“都是趟着泥过来的”,表达故地重游倍感亲切。之后,嘉宾和主持人还进行了收割小麦的游戏比赛,整场发布会陕西味十足。

  导演:张嘉译积累的人生厚度可和白嘉轩角色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主演白嘉轩的扮演者张嘉译原本就是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张嘉译也坦言:对《白鹿原》这部小说也很熟悉,上学时就看过,接到这部戏时很激动,“不知不觉就用陕西话看完了”。他自己更是在现场用家乡话高声一吼,赢得满堂叫好。著名导演同为该剧监制的刘惠宁也表示:“张嘉译饰演白嘉轩非常合适,他积累的人生厚度可以和白嘉轩这个角色对话。”

  秦海璐为戏减重30斤

  而剧中另一位主演秦海璐谈起拍摄经历则是更多一份心酸,她自曝曾经为戏减重30斤震惊全场。原来接到剧本时刚刚生完三个月孩子的秦海璐为了更加贴近仙草这个角色,下定决心减肥,她更是爆料“进组之后发现全剧组都在减肥”,这也无疑为她增添了更多动力。当全场为她的敬业而热情鼓掌时,秦海璐也不忘俏皮抱怨那些督促自己减肥的“无情的男人们”。

  发布会当天,剧中主演还一起参加了安徽卫视《白鹿原》全球首映大典的录制,安徽卫视众多名主持现身,他们或诵读《乡约》,或身穿剧中服装,或集体回顾安徽卫视与经典大剧的不解之缘。更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为电视讲坛“鬼才”的郦波,也亲临现场担任嘉宾主持,与观众一起体味《白鹿原》深厚的文化底蕴。该首映礼将于《白鹿原》4月15日在安徽卫视黄金时间档播出。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