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举行业绩发布会。企业供图。
3月22日,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2007.HK)在香港举行业绩发布会,公司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总裁兼执行董事莫斌、首席财务官兼副总裁伍碧君、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程光煜、财务资金中心副总经理左莹等出席发布会。
据介绍,碧桂园2016年实现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3088.4亿元,合同销售面积为3747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120%和74%。当天,碧桂园股价报收6.6元港币,相比2015年12月31日股价翻番,增长108%,是恒生指数涨幅的近10倍。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右)、总裁莫斌与媒体互动。企业供图。
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在发布会上表示,始终看好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认为红利远没有到头。“前几年很多人说三四五线不好的时候,我们做的蛮开心。改革开放推动国家发展,中国GDP仍在逐年增加,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持续推进,我相信人民的生活现在好,(未来)还能更好。”
以销售规模计,目前碧桂园已经冲到了中国十强房企的前三,品牌溢价开始凸显。但这并不妨碍碧桂园坚持自己的初心,“建老百姓买得起的好房子”。报告期内,其合同销售均价为8242元/平方米,同比有所增长,不过依然是十强房企中最低的。

碧桂园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代表性项目——森林城市实景。企业供图。
碧桂园头三个月突破千亿销售几成定局,甚至2017年正式晋升行业龙头也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碧桂园管理层在发布会上透露的2017年国内销售目标仅为4000亿元人民币。“我们没有想争第一,我们只能努力做到更好。”对于规模,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他认为市场存在很多变数,也不知道同行的情况,只能做好自己,并且要继续以优秀同行为学习榜样。
碧桂园CEO莫斌在发布会上介绍说,除了规模,利润也实现同步增长。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531亿元,同比增长35%,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15亿元,同比增长24%。此外,公司现金流管理和去化也表现优异,报告期内实现销售回款2840.8亿元,回款率为92%,去化率为73.7%,同比增长近20个百分点。
作为中国的三四线之王,碧桂园近年来拿地策略开始向一二线倾斜。业绩发布显示,报告期内,碧桂园新获取的土地中目标一二线与目标三四线的地块按(不含少数股东权益)金额划分的比例为64%:36%。
报告期末,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项目总数为728个,其中国内722个,近2/3分布在广东省外,海外分别在马来西亚有4个、澳大利亚1个以及印度尼西亚1个。从项目布局上来看,2016年碧桂园一方面在国内聚焦新型城镇化红利,实现了在一二三四五线城市的全面开火,夯实了其由一个地方房企跃升至全国前三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在海外依托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政策,寻找沿线国家利润空间较大的发展机会。
还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期内碧桂园扩大土地投资需求导致融资规模有所增加,但得益于其强劲的销售能力和严格的现金流管理,资本结构反而得到进一步优化。
2016年,销售楼款现金回款2841亿元,回款率约为92%,净经营性现金流约为人民币415亿元。净借贷比率同比下降11.3个百分点至48.7%,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下降54个基点至5.66%。资本结构优化还体现在碧桂园通过对冲减少兑汇损失人民币14.1亿元,以及期内全部偿还完利息较高的永续债。(苏婷)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