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点滴关怀事 报得三春晖

2017年01月19日 10: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因为种种原因与父母不在一个城市生活,一年到头能朝夕相处的时间很有限;或者即使同城不同住,也无暇“常回家看看”。为子女、为家庭忙碌一生,人到老年却独守“空巢”,强烈的孤独感成了空巢老人普遍面临的一大问题。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在我国,空巢老人的现象日渐增多。研究显示,空巢老人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60%。而达到疾病程度,需要医学关注、心理干预的空巢老人,比例占到10%-20%。在这个问题上,每个家庭中子女的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婴幼儿时代,频频哭闹让人不得休息、淘气弄坏家里东西、困难重重的牙牙学语、重复很多遍的故事和游戏、一餐一饭的照顾——这些是很多人在父母人生中留下的烙印。当子女长大成人,能不能在教父母使用电子

  产品时避免哪怕是丝毫的不耐心?能不能对父母的唠叨报以发自内心的理解?能不能不把生活工作中的压力传导给他们、不要让他们担心甚至自责成了子女的负担?能不能即使觉得忙碌,也多抽出一点精力去陪伴、

  联系、关怀父母?

  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从近到远为原则敬老及爱老:孩子也会感受到来自父母敬老及爱老的行为,并因此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学习榜样,这样的身体力行也有利于在孩子心中树立起尊老、敬老和爱老的形象。

  常与老人谈谈心:老人整日在家,活动范围小,加上年老,如果还存在体弱多病的情况,更加会令心中泛起淡淡的失望。精神上的这些苦恼、烦闷、忧虑也需要向外宣泄,向人诉说。小辈如能抽出时间常和老人谈心

  、聊家常,多抽出时间陪伴老人,就能使老人得到心理安慰,同时也有利于家庭气氛的和睦。

  不能常见面也要多给老人打电话:当天气有变化、老人出行后等时间都可以与老人进行有效的电话沟通和交流。虽说只是电话交流,又不能常见面,但是电话也起到了连接情感的桥梁的作用。子女应尽自己赡养、孝

  顺老人的责任,如果自己身在外地时更要多加关心老人。(韩璐)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