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管理食品“三小” 城市有何新举措

2016年12月20日 13:4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12月20日讯(记者 韩璐) 在“阿大葱油饼”在网络空间逐渐降温之际,近日,城市中食品“三小”(小摊贩、小餐饮、小作坊)的管理频频有新动态:

  13日上午,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并审议《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说明》,法规将从多方面破解食品安全监管难题,值得一提的是,法规设专章,将“三小”管理纳入法规进行规范。

  11月28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九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备受关注的《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大会审议。《草案修改稿》明确将对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实行备案管理,对食品摊贩进行登记管理。

  据中国经济网此前的报道,上个月,上海网红小吃阿大葱油饼在经历被BBC拍摄后爆红、由于无照经营和卫生状况差等被勒令关门之后,在各界关注下再度重开——店铺迁址,证照齐全。新店开张以来人气依旧,闻讯而来的食客排起长龙。阿大葱油饼重张开业以来,有黄牛凌晨2点就来排队,并将原价5元一个的葱油饼炒到50元。

  或许正是因为“阿大葱油饼”的舆论热度,多地对“三小”管理更加趋于人性化、措施可行性得到了认可。据报道,天津等地出台了整治“三小”的措施,一些得到具体落实的细节让原本不好管的领域有了变化。具体的措施包括:推出“食品摊贩备案登记证”、对经营者集中体检等,把不好管的管起来;推广明厨亮灶、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使看不见的亮出来;帮助经营者建立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把烦乱的管理流程理出来。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稽查总队处长陈建军对媒体表示,“各级监督部门和企业经营者都不是‘猫鼠关系’,我们应该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帮助企业尽快掌握要领,确保安全。”

  对于“三小”的管理问题,以美食著称的四川今后打算怎么办?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四川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管理条例(草案修改稿)》规定,由于四川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数量众多,所以对生产经营的进入采用“宽进严管”的方式——明确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及摊贩今后也要查验进货了。查验记录及相关凭证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一年。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