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11月18日讯(记者 韩璐) 近日,几家老字号赶时髦、搞创新、玩跨界的行动让消费者感到了新鲜:
上个月重装开业的百年义利双井店开店营业,这个原本以面包著称的品牌,在300平方米的双井店中,用一半的空间打造出了一间咖啡厅。咖啡、饮料、盖饭、蛋糕……消费者不必再买完面包和汽水就“走人”,而是可以在现代简约的环境中坐下来享用老字号出品的简餐。
10月28日,布鞋界的老字号内联升推出了“激萌的长草颜团子”和“愤怒的小鸟”系列布鞋,千层底的老布鞋上,出现了“网红”表情包和搞怪的卡通形象,让不少网友惊呼:老字号也开始卖萌了。
更让消费者感到“反差”的,是主要以肛肠痔疮药品研发制造闯天下的马应龙:6月份,该公司推出一款了饼干,号称是针对肠道亚健康人群开发的一款功能性食品。此前,马应龙在跨界方面就已经动作频频,2009年,马应龙推出功能性药妆产品;随后,又接连推出了马应龙婴幼儿护理品系列和中药饮片等系列产品。
老字号的创新之举,往往会收获一些正面的评价。与此同时,近期,英国零售业老字号马莎百货宣布即将关闭位于中国内地的10家商铺,仅保留线上平台。除了传统百货业业绩下滑的因素,诸多商业评论的观点都指向了这家老店固守陈规、不懂变通带来的负面影响。
近年来,老字号创新的尝试往往倾向于贴近年轻人的品味和习惯:1940年建厂的永久自行车品牌,于2010年推出了以追求自由和健康的“轻客”文化为基调的子品牌“永久C”;历史更加悠久的吴裕泰推出的茶味甜筒深受年轻人欢迎,位于北京王府井的售卖甜筒的门店常年排队;故宫一改严肃形象,推出的宣传形象和周边产品,竟让乾隆皇帝在朋友圈里“火”了一阵,产品创收情况也不错。
对此,北京老字号资深专家高以道认为,老字号传承创新是永恒的话题,但创新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老字号需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但创新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商业规律。”
(责任编辑 :支艳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