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首页 > 滚动 > 正文

沈阳故宫迎来90华诞 部分南迁文物回家"省亲"

2016年11月16日 13:01   来源:中国网   伍策 秦逸 丨 责任

  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等举办的“曾在盛京--沈阳故宫南迁文物特展”今日如期拉开帷幕。让曾经入贮盛京的南迁文物,在经过颠沛流离、疏散在各处的文物有机会回到“老家”盛京“省亲”。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白文煜向记者介绍,“曾在盛京--沈阳故宫南迁文物特展”主要依据原藏文物在盛京宫殿的用途分为四个单元、包括玉器、瓷器、漆器等90件套展品,其中含故宫博物院51件套、南京博物院14件、镇江博物馆15件以及沈阳故宫博物院所藏文物。这些文物,承载着盛京皇宫的一段历史;在南迁路上历尽曲折,见证了世界文化史上的传奇。

  白文煜说,文物南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贡献。由于历史的原因,沈阳故宫迁出的文物没有回归,但现今文物分藏于海峡两岸多家博物馆的格局,使得中华文化在更广的区域、更深的层面得到保护与传播;特别是以文物为纽带,博物馆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这也是文物南迁的意义所在。今天,南迁文物能探访曾经安家的盛京,是文物守护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90年来共有7274万名观众走进沈阳故宫博物院参观游览。今年德国总理默克尔一行访沈第一重头戏即参观沈阳故宫,受到中外媒体广泛报道,展现了沈阳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生机。沈阳故宫是沈阳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全市人民倍加自豪、倍加珍惜,加强对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沈阳历史文化的推介、宣传,对提升沈阳的国际知名度,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同时,沈阳故宫博物院也是国内重要的清史、清宫史及文物研究单位,在国内博物馆界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古建修缮、陈列展览、文物保管、社会教育、学术研究、文创产业、旅游服务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纪念这个日子,11月16日出生的观众凭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本人在今天可以免费参观。

  据介绍,90年前,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在清前期宫廷遗址——清沈阳故宫的基础上建立。1961年,国务院将沈阳故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沈阳故宫作为明清故宫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据记载,1926年,沈阳故宫收归政府所有。同年11月,“东三省博物馆”成立,对旧有清宫文物整理并向社会公开征集后,于1929年向公众开放,随后历经日伪时期的“奉天故宫博物馆”,以及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时期的“沈阳博物院”,1948年东北人民政府在故宫旧址成立了“故宫陈列所”,1955年更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称“沈阳故宫博物院”。(伍策 秦逸)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未标题-1.jpg
·延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