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厦门市的战略核心就是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市发改委党组书记潘力方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改委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参谋部、协调部、推进部”,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今后五年奋斗目标,自觉以更高的思路、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手笔来主动思考和谋划厦门的发展,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做出新的贡献。
创新发展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记者:我市在落实创新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将有什么新思路?
潘力方:创新发展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接下来,我市将从三个方面落实创新发展,包括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抓好双创工作。按照“新城+基地+众创”发展模式,围绕主导产业策划生成一批项目,培育支持一批创新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进创新社区、老工业厂房改造建设,点面结合打好组合拳,狠抓关键环节创新突破。
协调发展
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和承载力
记者:协调发展着力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和承载力,有哪些重要项目来支撑?
潘力方:我市将加大岛外投资力度和重大项目布局。按照“四高”原则,加快推动环东海域东部新城、翔安南部新城、马銮湾新城等建设,注重新城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和产城融合。岛内方面,重点增强承载力和提高宜居度。
轨道建设是落实协调发展的重要项目,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规划10月已获批,我们要争取轨道1、2号线工程建设加快推进,3、4号线年底全面开工,争取6号线马銮湾片区段控制性工程年底开工。
绿色发展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记者:厦门在绿色发展方面可圈可点,怎样进一步夯实“绿色家底”?
潘力方:主要是下好三步棋。第一,推动出台实施《厦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行动方案》,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第二,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动态跟踪和分解落实省下达我市“十三五”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加快推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第三,持续推进一批生态项目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项目推进力度,加快推进石兜、莲花、汀溪水库等水源联通工程、工业废物处置中心、海沧污水处理厂、九龙江雨洪利用等项目的实施。
开放发展
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记者:开放发展方面,我市将推出哪些具体措施?
潘力方:我市将从四个方面发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提升国际影响力;深化两岸综合配套改革。出台具体措施补齐七个方面营商环境短板,包括率先建立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争取在2017年进入世行排名前40名水平;着力策划生成和推进一批能有效支撑“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建设的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推动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进一步做强中欧班列(台厦蓉欧);制定推进厦门城市国际化的行动纲要,抓好国际时尚周等提升我市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活动等等,我们相信,厦门城市国际化水平将上一个新台阶。
共享发展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记者:百姓生活将带来哪些变化?
潘力方:落实共享发展,就是要着力增进民生福祉,让百姓更有获得感。具体来说就是,加快岛内外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岛外布局,岛外将有更多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配套;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扩大慢病分级诊疗病种工作将惠及百姓;稳步推进重点领域价格改革,继续做好清费减负工作。
务实为民
干净干事
记者:市发改委在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上如何营造良好的“绿水青山”,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做出新的贡献?
潘力方:我们将以落实“从严治党”为责任,真正做到务实为民、干净干事。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与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推动我委基层党建工作走在全市前列。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把从严治党贯穿于发展改革工作始终,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把全部精力和心思集中到干事创业上来,大力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上的“绿水青山”,为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做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 :韩璐)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